5月16日消息,《连线》网站发布美国经济学家札克利·卡拉贝尔(Zachary Karabell)的文章称,即便苹果市值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它也不会一直都处在行业顶峰的位置。从美国的企业史来看,没有王朝能够屹立不倒——未来只会接踵而来。硬件产品正日益商品化,这显然很不利于依靠硬件业务的苹果。面对数字化未来,苹果还没有拿出未来的蓝图。
以下是文章主要内容:
苹果最近刚成为了首家市值突破8000亿美元的美国企业。接着,市场很快便猜测,随着据传售价高达1000美元的iPhone 8将于今年年底问世,苹果不久之后将会成为首家市值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的企业。该公司的股价自今年年初以来一直势如破竹,iPhone 7的销量也颇为强劲,部分受益于主要竞争对手三星的产品安全问题。苹果仍然拥有令人羡慕的品牌形象和忠诚的用户基础。
不过,过往的企业巨擘留下的阴影正悄悄地逼向苹果。虽然苹果如今极具价值,还有可能攀升到更高的市值,但未来几年该公司似乎面临着变得黯然失色的危险。
苹果致力于打造硬件,致力于制造一款产品。是的,这么说有些过分简单化其软件连接的、iOS移动操作系统捆绑的用户所构成的庞大网络。但苹果的软件要依靠硬件设备;它在苹果的产品上运行。因此,苹果更像是二十世纪的制造业巨头,而非二十一世纪的软件和数字化公司。从那一标准来看,即便现在市场看好它的市值将会突破1万亿美元,也不预示着苹果会成为不朽的企业。
什么?苹果已经是全球最具统治力的品牌之一了,它的用户基础也在不断扩大。全球有超过7亿的人使用iPhone,且不说另外的上亿的苹果电脑和平板电脑用户了。虽然由于各路竞争对手的强烈冲击,苹果的全球市场份额出现下降,但它分到的整个市场蛋糕还是在不断扩大。
历史启示
但是,对比一下1955年和现在的财富500强企业榜单,截至去年,二十世纪中期全球最大的企业当中只有12%在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仍在榜单上。位居前二十的企业中,通用汽车、埃克森和通用电气仍然拥有很大的体量和出色的盈利表现。而美国钢铁公司(USSteel)已经实力大损,Armour(曾生产包装肉制品和Dial肥皂)已经不复存在。此外,克莱斯勒和通用汽车虽然仍然是大公司,但它们都曾一度濒临破产清算;通用电气和IBM已经成功转型多次,它们如今之所以仍然存在,就是因为它们几乎完全告别了自己的过去和它们50年前出售的东西。苹果未来几年将会发生怎样的转变还不得而知——该公司没怎么向外界讲述它的未来愿景。
我们学到的一个教训(我们人类似乎总是学了又忘记,总是不上心)是,企业站在顶峰的时间很多时候都非常短暂。超大企业现在拥有可怖的体量和市场份额,并不代表它未来依然拥有可怖的体量和市场份额,不管它的特许价值有多高,不管它的护城河看上去有多深,都不例外。
护城河和网络是当下科技行业成功的流行词。苹果目前看上去无懈可击,但就未来来看,却看上去毫无防御力。它拥有着一个由适用于苹果生态圈内的应用和热情的用户组成的网络。谷歌的确在它的Android平台里打造了一个真正的竞争对手,但该平台并不能给谷歌带来直接的收入(来自Android的广告和应用收入是另一回事)。苹果目前享有良好的生态圈循环:用户付费购买硬件,然后付费购买与其移动系统关联的服务。
设备商品化
然而,世界正快速奔向一个设备变得商品化的数字化未来。设备可能会在十年内变得越来越可更换,变得更加经济实惠,变得更加强大。它们将变成连接贡献大多数利润的各种软件和数字服务的纽带。苹果专有的生态系统已经变得没有以前那么封闭了。几年前,如果你家同时拥有iPhone、Mac电脑和iPad,从苹果的平台切换到Windows平台或者Android平台会极其麻烦。随着苹果的不断壮大,它也慢慢地因应用户的要求而变得更加开放。人们所依赖的应用和数据越来越多地存在于云端,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在数字化生活中使用各种各样的设备。
还不清楚苹果能够做些什么来防御这些趋势的冲击,也不知道它能否找到这么做的动力。它是一家盈利能力令人膛目结舌的公司,每周能够进账数十亿美元。鲜少业务收益如此丰厚的企业会作出激进的改变。Alphabet/谷歌一心要找到下一个规模达数十亿美元的收入来源,来降低自身对搜索业务的依赖;微软也在做同样的事情来减轻对Windows系统的依赖。二者都还没有找到下一个独角兽,但它们的优势在于:扎根于数字世界,不像苹果那样命运维系在打造正在快速商品化的硬件设备上。
那些数十年来一直屹立不倒的公司要么变成了昔日的自己的影子——想想美国汽车厂商吧——要么变成了全然不同的公司。IBM成功地从二十世纪的高科技机器(打字机和电脑)厂商转型成为了高科技服务和解决方案提供商,但它仍有机器业务。它现在也在苦苦地找寻下一波浪潮。通用电气已经历经数次迭代更新,虽然它并没处在结业破产的危险当中,但全球竞争和实现利润对于它来说已经不那么轻松。在一个显然不是往自己的业务模式的方向发展的世界,苹果有什么长期发展计划呢?
苹果的未来蓝图是?
老实说,我个人目前还持有苹果股票;这是一笔很好的投资,我还会继续持有该股。为什么呢?因为未来几年,苹果市值达到1万亿美元关口的可能性要高于它陷入挣扎当中。我们使用硬件来访问软件的方式上的下一波巨大改变尚不明朗,苹果有可能制定了当该改变逼近时相应地调整自己的定位的激进计划。近年内,苹果可能会呈现增长,保持市场支配地位,就像诺基亚在整个1990年代和二十一世纪初那样。
诺基亚的例子应该多少会让人有些不安。在2007年鼎盛时期,诺基亚在手机市场的份额高达41%。不到10年后,微软只花了70亿美元就买下了诺基亚的手机业务,但没多久就将该项资产减记成亏损项目。黑莓的市场份额在2009年达到20%的峰值,而如今该数字已经为零,令人唏嘘。苹果现在的市占率不到20%,这意味着它还有下行空间。相比诺基亚和黑莓,苹果的生态系统也要强大得多。但苹果还有一大挑战:它的保密文化。
过去几十年的科技创新不少都是关于产品创新,但也关于谁能够讲述未来的故事。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能够独创性地编织了一个围绕苹果产品的未来故事,苹果今时今日能够成为当前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一点功不可没。但他也想要完完全全地支配这个故事,这意味着苹果只发出了一种声音(乔布斯的声音)。
毫无疑问,苹果如今拥有颇为能干的高层。但它并没有向外界描绘一个苹果处在新生态系统中心的未来愿景。是的,它投入了多达数十亿美元的研发资金来设计新的产品和服务,但它没有展示其看到的未来世界的蓝图,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怕被竞争对手知道自己的计划。该公司喜欢在推出可利用它的蓝图的产品的时候展示蓝图,而不是在此之前或者在此之后。CEO蒂姆·库克(TimCook)领导的苹果曾谈及社区和人工智能(AI)主导的未来,就像硅谷其它的大公司那样。那并不是它的蓝图,而只是一种共识而已。
不管未来会发生怎样的演变,苹果都称得上业界重大变革最重要的推动者之一。个人电脑在1990年代引发了第一波科技革命,iPhone则掀起了第二波。该款智能手机可谓开启数字世界的平台,苹果永远都将与那一次革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那并不意味着苹果几十年后(甚至十年后)仍将处于那样的行业地位。仅凭苹果当下的地位就认为它未来一些年将占据行业主导地位,等同于无视业界日新月异的快速变化,无视市场统治力转瞬即逝的可能性,无视未来是多么地不可预料。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