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年中,穿戴设备风靡全球,许多人利用智能手表和运动手环来监测身体健康状况,其中这些设备测量热量消耗(也就是卡路里消耗)的功能获得了消费者青睐,也成为产品重大卖点。
不过,日前专业学者进行的调查表明,穿戴设备在测量人体运动心率方面的准确率尚可,但是在测量卡路里消耗方面,差错太离谱,完全不可靠。
据英国BBC网站报道,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进行了这次调查,调查报告指出,穿戴设备测量热量消耗误差太大,因此消费者不能依靠这些设备来决定自己的饮食等习惯。
据报道,斯坦福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一共购买了七种市面上热销的智能手表和运动手环,其中包括苹果手表、Fitbit公司的Surge、微软手环(据报道这一项目已经被放弃)、PulseOn、Basis Peak、MIP Alpha2、以及三星电子的Gear S2。
研究小组邀请了60名志愿人员,佩戴这些设备进行了各种运动,包括跑步、快走、骑车等,测量其真实的热量消耗,并和穿戴设备显示的卡路里消耗进行对比。
目前的穿戴设备,基本上标配了测量心率的功能,研究小组发现,一共七种穿戴设备中,六种产品在心率监测方面基本合格,误差率小于5%,不过三星电子的Gear S2手环,心率误差率高达6.8%,表现最差。
上述七种设备中,共有五种具备了卡路里消耗监控功能。但是研究人员发现,它们的数据误差太大,没有一个设备的误差率低于20%。其中的PulseOn设备,误差更是惊人。
斯坦福大学的一名专家表示,消费者应该意识到,市面上的穿戴设备在热量消耗监控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果依靠这些设备的数据安排生活,将出现问题,比如一个人去健身房,依靠运动手环,以为自己消耗了400卡路里的热量,然后根据这些安排自己的饮食,则将会影响运动减肥。
这位专家表示,在过去五六年时间里,电子设备在测量心率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技术突破,但是在测量能量消耗方面,并未取得技术突破,仍然是原地踏步。
相较而言,测量心率比较简单,但是能量消耗因人而异,另外不同公司采取不同的方法,因此比较复杂。举例来说,比如同样是步行一万步,根据不同消费者的身高或者体重,热量消耗可能在400大卡到800大卡之间。
业内专家指出,热量消耗取决于多个因素,比如用户的身高体重、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心率、身体脂肪比率等。不同公司会采取不同的算法来计算热量消耗,但是这些算法并未对外公开,因此目前测量到的巨大误差,源自何处并不得而知。
需要指出的是,运动手环和智能手表的热潮已经过去,许多用户在购买之后出于新鲜感佩戴了一段时间,但是发现功能单一,逐步放弃了佩戴。另外专业机构的对比调查也显示,运动手环并不能帮助人们更有效减肥,研究结果显示不佩戴设备的样本群体,减肥效果甚至更好。
目前行业内普遍认为,穿戴设备出现了行业泡沫,运动手环和智能手表的销量出现了下滑,比如微软已经取消了手环项目,全球最大的手环厂商Fitbit目前经营陷入了困境,在智能手表领域,Pebble已经关门倒闭,摩托罗拉移动公司已经停止推出新的智能手表。
有媒体甚至指出,整体的穿戴设备市场已经基本“死亡”,但是Fitbit、苹果等少数几家厂商能够依靠自己的品牌存活下去。其中苹果手表从第二代开始强调运动健康功能,不再是功能繁杂的“腕部智能手机”。有消息称,在第三代苹果手表中,苹果甚至可能推出测量血糖水平的功能。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