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投稿

人工智能是红得发紫的网红

2017-11-06 08:50 来源:laoyaoba.com 作者:

今年有个网红叫做「人工智能(AI)」,就算在网络里被推崇为「得AI者得天下」或被质疑是「AI可能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灾难」,也不会立刻变成网黑。根据各产业领域的想象,预期在未来五年内,仍然是一个红得发紫的网红。

人工智能是红得发紫的网红

人工智能是红得发紫的网红

有愈来愈多对AI的期待与警语在网络里流传,每个陈述角度都有道理,感觉很像史诺(C.P.Snow)教授在1959年发表《两种文化》演讲后,所激起的科学与文学的论战。我在许多与AI有关的研讨会中发现,多数人经常会提到「会不会被取代」,再来是「什么工作会被取代」,最后是「那我以后应该要怎么办」。其实这些问题都还在网络论战中,唯有爬文才可以解忧。

在爬文的过程中,看到一个有趣的议题,就是将AI应用在出版事业的未来想象。目前在台湾书店里面陈列的书籍,可概略区分为自制与他制两类。简单的说,自制就是出版社自行设计开发的原创作品,他制是代理国内外知名作家的畅销作品。观察台湾现在的出版现况,大致是以他制多于自制的型态存在。自制所投入的资源与风险承担,都要比他制来得高,但是自制书籍的获利与再利用机会,却可能是他制的好几倍。也就是说,出版社都知道,应该要拥有高获利低风险的自制产品,但这是可遇大于可求的策略,实务上还是以低获利低风险的他制产品为主力,采取先求有再求好的稳健经营策略。

有趣的是,如果AI被出版社运用在自制书籍上,会是个什么样的情境?

「ArtificialIntelligence」这个名词从1955年被创造出来后,就引发许多梦幻的想象及预言,许多对未来的戏剧性形容,往往不是被高度的质疑,就是错得十分的离谱,例如1957年就预言十年内,可以打败人类西洋棋高手,实际上是花了四十年的时间才达成。美国学者雷·库兹威尔(RayKurzweil)认为,目前科技进步的幅度,每十年就会加快一倍,在未来的25年里,科技进步将相当于20世纪的三倍,也就是说在21世纪里,人类会获得相当于过去的两万年进展,几乎是20世纪技术进步总和的1,000倍。进入21世纪,过去与AI有关的技术发展,在科技软硬件进步步伐大幅提升之后,突然不再那么的遥不可及。

在这样的期望值带动下,我们对AI应用的想象空间就无限展开了。有个想象是这样的:先找一本畅销书,运用大数据,分析作者在书本里的遣辞用字,再用AI分析推论出曲线模型,作为畅销书的判读基线,然后再与新书的曲线模型相对照,观察两个曲线模型的相似程度,愈相似代表新书上市后愈可能成为畅销书。甚至还可以让AI调整撰写内容,塑造与畅销书完全相似的曲线。更进一步的想象是,直接让AI写出一本符合畅销书曲线模型的新书。

2013年有位英国科学家运用AI比对文本后,发现有一本叫好不叫座的侦探小说《Cuckoo》,写作方式的曲线模型,非常相似哈利波特作者J.K.罗琳的写作风格,结果这本书的作者就是J.K.罗琳,原来是她想测试读者,会不会是因为看到她的名字才买书,所以使用化名RobertGalbraith撰写这本侦探小说。作者身分被揭露后,这本书立刻成为亚马逊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

这两个故事为我们带来更多美好的未来出版想象,以后就让AI模仿众多畅销书作者的写作模式创作,然后再要求AI自己想个一定会变成网红的名字,要AI自己去经营粉丝专页,7×24小时无间断的吸收新粉丝,持续与旧粉丝互动,累积死忠的铁粉丝,不断的快速出版新书,铁粉丝追着买书⋯⋯。

这是将AI想象为投入「X」就能产出「Y」的思考,例如脸部辨识系统,就是在向计算机投入大量的「脸」,预期产出正确的「名」。所以,在不久的将来,你如果突然想要写专栏或写畅销书,就可以先在网络上找到一个你喜欢的AI,然后再下载不同类型的畅销书曲线模型,你就可以开始创作了,这个服务未来应该会被称为AIaaS(AIasaService)。

这是从科学应用的角度看写书,试试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写书。

美国知名推理悬疑小说作家爱伦坡(EdgarAllanPoe)被推崇为近代推理小说之父,在他许多经典作品中所设计使用的诡计或密码表,被喻为是影响后进推理作家的启蒙之作。爱伦坡开始写小说前,有个翻字典的小习惯,他会随意的翻开字典三次,每次都记下第一眼看到的英文单字,然后思考这三个单字的关联性,如果想不出来,就再重新翻三个字。他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创造让自己接近Serendipity(机缘巧合)的可能性,这个英文字也可以解释为偶然的幸运(LuckybyAccidental),或是天上掉下来的礼物。

这个故事与运用AI写畅销书的差别就在于机缘巧合(Serendipity),偶然的幸运是在不刻意追求的情境下产生的,是幸运主动来找你,不是你到处去找幸运,例如苹果掉到牛顿头上,引导牛顿找到万有引力,历史没有记载苹果到底掉几次在牛顿的头上,牛顿才想到万有引力,但我合理推论,苹果不会只掉在牛顿一个人的头上,也不会只掉在牛顿头上一次,就让牛顿想到万有引力,应该是牛顿经常坐在苹果树下,常常被苹果打到头,才会开始想这个问题。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即使AI真的能写出一本畅销书,但能够持续的写出十本畅销书吗?我没有答案,但我存疑,科技的理性分析,真的能够创造出感性的偶然幸运吗?运用大数据解构哈利波特的内容,可能会发现飞天扫把、像婴儿的植物、会说话的蛇,跟筋斗云、人蔘果、牛魔王都有相似之处。

史诺教授提出的《两种文化》概念,虽然引发科技与人文的论战,但同时也带动两个领域的交流思考。或许,有关AI的正反论战,也到了该从科学与文学的角度,交互思考的时候了。科技应该是要为人类带来迭加的幸福感,而不是让人产生被取代的忧虑感,借用李敖大师的一句话「从古典中寻新义,从旧籍里找时潮」,期许AI能作为科技与文学的桥梁,创造科文共裕的奇点(Singularity)。

最后,就让AI的正反意见继续在网络里激辩,等到论述内容迭加到相当的数量时,我们再找AI出来评评理,你觉得如何?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

热门作者

东方

简介: 天马行空的文字之旅。

邮箱: liutingting03@hczyw.com

简介: 保持期待,奔赴山海。

邮箱: zhuangjiaxin@hczyw.com

松月

简介: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邮箱: wuxiaqing@hczyw.com

合作咨询:15889679808               媒体咨询:13650668942

广州地址: 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745号紫园商务大厦19楼

深圳地址: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五和大道星河WORDC座5F506

北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小关东里10号院润宇大厦2层

慧聪电子网微信公众号
慧聪电子网微信视频号

Copyright?2000-2020 hc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慧聪电子网    粤ICP备20211570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