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投稿

电池企业可能压价15%-20% 固态电池已迈出替代步伐

2017-11-29 10:03 来源: 中国电池联盟 作者:

2017年,从政策推动力度来看,补贴退坡+双积分制落地彰显我国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信心。根据已经发布的前10个月的产销量来看,此前业内预估的“年销量达到70万辆”的目标基本无忧。

在2017年即将进入尾声之际,关于补贴退坡幅度、2018年市场预测等讨论再次成为焦点。近日,招商证券从全产业链的角度分析了产业发展趋势,并指出,未来降成本、技术进步、市场化竞争是行业发展的关键。其认为,在全产业链中,有规模效应成本管控能力强、有先发技术优势建立技术壁垒的公司依然具有市场竞争力。

具体而言,上游钴和锂仍然是最确定性的竞争机遇期,中游则分为四个板块。

电池企业可能压价15%-20% 固态电池已迈出替代步伐

电池企业可能压价15%-20% 固态电池已迈出替代步伐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2020 年市场规模测算

(假设单车价格 20 万,按照中国 200 万辆估算)

电池企业可能压价15%-20%

电池系统占比整车成本40-50%,未来是降成本的关键,短期来看产能过剩且多为盲目扩产技术落后的产能,建议关注有效产能(进入核心企业供应链体系+技术优势)。2018年若补贴退坡幅度较大,电池企业大概率压价15-20%,利润承压,产业洗牌程度将会加剧。技术角度看,政策均倾向于(补贴和双积分)技术优势的公司,而目前电池存在三元高镍技术趋势,CATL、国轩这类公司已具备三元622/811技术+规模优势。

BMS技术空间有待提升

BMS技术仍值得关注,锂离子电池从单体到pack系统能量密度会有下降(原因为BMS控制+外壳等质量增加),一般磷酸铁锂pack系统降幅20%,而三元目前降幅达到30-40%。随着电池工艺趋同,未来BMS技术提升空间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能量回收技术,轻量化,从而提升续航里程的技术也值得关注。

固态电池替代锂电池

关注固态电池研究进展,锂电池环节技术驱动非常强,技术路径切换速度极快,现有液态锂离子电池体系能量密度极限在350Wh/kg,未来无法满足技术提升目标。而固态电池目前已经被公认为下一代锂离子电池技术,相对于现有体系拥有更好的安全性、更高的能量密度,核心在于使用固态电解质替代锂离子电池中的电解液+隔膜,从而也能够适配更多更高能量密度的正负极材料,大大提升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极限(量产能够达到500-600Wh/

电池企业可能压价15%-20% 固态电池已迈出替代步伐

2017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电池装机总量TOP10企业

回收体系将涌现相当体量的公司

关注锂电回收技术。最早一批锂电已进入寿命极限,钴、锂资源回收再利用技术、产能仍旧稀缺;由于目前国内电池拆解是按电池内含金属钴/锂进行定价,回收价值高,随着电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钴、锂资源回收利用环节未来将涌现出一批具有相当体量的公司。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

热门作者

东方

简介: 天马行空的文字之旅。

邮箱: liutingting03@hczyw.com

简介: 保持期待,奔赴山海。

邮箱: zhuangjiaxin@hczyw.com

松月

简介: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邮箱: wuxiaqing@hczyw.com

合作咨询:15889679808               媒体咨询:13650668942

广州地址: 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745号紫园商务大厦19楼

深圳地址: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五和大道星河WORDC座5F506

北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小关东里10号院润宇大厦2层

慧聪电子网微信公众号
慧聪电子网微信视频号

Copyright?2000-2020 hc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慧聪电子网    粤ICP备20211570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