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发展,于9月10日在上海颖奕皇冠假日酒店开幕,9月11~13日“转战”上海跨国采购会展中心举办的2017中国(上海)国际传感器技术与应用展览会(以下简称“SENSOR CHINA”)圆满落幕。作为亚洲顶级传感器盛会,SENSOR CHINA立足上海,辐射全国,链接全球,今年共迎来来自北美洲、欧洲、亚洲行业集聚区的250+企业,相比去年增长迅猛,以及包括工信部、中国科协、上海市科委、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联盟和各地行业联盟在内的近1万名专业观众,集聚传感器与物联网全产业上下游围绕最前沿的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聚焦行业发展趋势展开系列讨论。
图1. SENSOR CHINA 2017吸引近万名专业观众到场
推动中国传感器进入高增长领域,SENSOR CHINA全方位突破
中国传感器产业目前面临着同质化严重和价格逐年降低的双重挑战。因此需紧跟热门物联网细分领域的需求,推动传感器进入高增长领域。此次“SENSOR CHINA开幕式暨全球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峰会”上宣布“超越摩尔”8英寸中试线正式启动、“超越摩尔”产业基金签约成立、智能传感器产业地图发布三大产业促进措施,共同为我国工业和消费升级保驾护航,更将有利于新技术的应用和新商业模式的推广。
图2. 国际大厂领衔,国内大厂百花齐放,SENSOR CHINA展区咨询者众多
与此同时,各大传感器厂商纷纷在SENSOR CHINA上亮出自己的特色技术整体解决方案。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加强消化之后再创新。霍尼韦尔传感器除了为工业、航空航天等行业提供了卓越的传感器解决方案,最近也致力于将先进的传感技术民用化,在本次SENSOR CHINA上推出了基于霍尼韦尔领先的传感器技术,能够实时为用户提供室内空气PM2.5含量和温湿度数据的首款PM2.5室内空气检测仪。瑷镨瑞思(上海)光学有限公司的高精度3DToF(Time of Flight)传感器,能够在全光谱(130Klux)范围内工作,其独特工艺的ToF芯片广泛应用于无人机、机器人、汽车电子等领域。
图3. 海内外传感大厂特色产品和技术等齐聚亮相SENSOR CHINA
例如,霍尼韦尔的PM2.5室内空气检测仪,瑷镨瑞思的3DToF传感器,歌尔的微投影技术及电通集团的MEMS微差压传感器等等。
国内传感器大厂近几年也呈现出迎头追赶之势。以麦克风传感器闻名全球的歌尔股份,带来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微投影技术,是国内唯一一家布局LBS(Laser Bean Scanning)激光束扫描技术和自主制造技术的公司。凭借产品精度、重复精度和稳定性在MEMS微压差领域占有技术优势的电通集团,带来了其与美国All Sensors合资的MEMS微差压传感器,并且将继续以MEMS产品作为突破口。
SENSOR CHINA上引人驻足的新产品与亮点技术绝不仅于此,涵盖精品工业传感器专区、海外专区、全国物联网应用案例展示区等在内的专业展区更是精彩荟萃,扩大产品种类,整合解决方案,向物联网细分领域延伸应用已是大势所趋。
十余场同期高峰论坛,全球产业风向和中国特色商机尽在其中
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联盟年会、3D摄像头技术及应用等十余场SENSOR CHINA同期论坛,汇集海内外多位专家的真知灼见,展望未来万亿级的传感器市场宏图。
图4. SENSOR CHINA同期召开十余场高端论坛,场场爆满
工信部原副部长、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联盟名誉理事长杨学山在报告中提出两大愿景:一是感知推动数字化转型。二是传感技术产业链、生态链要从后端移向前段。而这两个愿景实现的关键在于传感器产业的革新,霍尼韦尔传感与生产力解决方案部大中华区副总裁兼总经理柴小舟指出:“总体来说传感器未来会朝着微型化、复合传感器和无线传输三个方向发展。”
当前传感器无所不在的应用,推动感知时代的加速到来。SIA联盟秘书长,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总裁杨潇认为:“市场驱动是最重要的原因。”智能手机是让传感器迅速普及的最重要的平台,自动驾驶技术的推进也使得新兴传感器的应用也越来越广,以及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工业物联网,智能物流……感知驱动未来已毋庸置疑。
而聚焦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仍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例如共享单车只有在中国才能这么大规模的兴起,这也与中国的人口密度、大规模城市化分不开。从硬件的角度来看,共享单车里面的核心是智能车锁,而智能车锁的核心就是传感器。除此之外,中国特色新兴应用还将体现在无人超市、中医等领域。
SENSOR CHINA作为高度专业化和国际化的展会,汇集国内外顶尖传感器产品及技术,来自全球10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50家机构、企业,例如德国传感器协会(AMA)、法国原子能委员会(CEA-LETI)研究中心、中英创新计划(ICUK)等国际领先机构深度参与。展会同期配套十余场高端论坛,展望未来传感器及物联网发展趋势。以SENSOR CHINA为平台,有助于促进产业上下游交流,国内外技术、资源沟通对接,加速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进一步走向成熟。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