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锐评道:英伟达,让我怎么相信你?
简单捋下事件脉络。
2023年底,英伟达推出H20芯片,陆续向中国客户供货。今年4月,美国将H20纳入禁售清单,导致英伟达当季损失约55亿美元。为救市场,英伟达CEO黄仁勋7月14日访华,称希望尽快恢复H20芯片对华销售。但仅过去两周,H20芯片被曝出加装了“追踪定位、远程关闭”后门。7月31日,英伟达被我国网信办约谈,尽管英伟达对“留后门”矢口否认,但并未拿出有信服力的证明。
英伟达大家不陌生。是一家市值超4万亿美元的科技巨头,核心优势是AI算力。
算力是AI的命根子。如训练一个ChatGPT,相当于让AI读完全人类的书,没超级算力根本不可能。再如自动驾驶,1秒需要算100次路况,算力差自动驾驶就无从实现。现在,全世界90%以上的AI大模型训练都依赖英伟达的芯片,它是该领域的巨无霸。
图片来源于网络
英伟达卖我们的H20又是什么呢?
它是一款AI芯片,是英伟达旗舰芯片H100的阉割版,训练性能只有H100的15%左右。尽管如此,我国很多领域都用它,包括大模型推理、云计算和数据中心、自动驾驶、金融风控、医疗影像等。
国产AI芯片不能替代吗?相比国产AI芯片,H20的优势不在算得快,而在用得顺。全球约90%的大规模AI训练任务依赖CUDA框架,这套代码用英文写的,已经搞了十几年,H20插进来就能直接跑;国产芯片要用另一套语言,代码得重新学、重新写 。
目前国内厂家的AI程序大多是基于CUDA框架写的。所以他们买H20今天下单,明天上线,装上就可以用。
另一边,国内芯片在性能上已经追上甚至超越了H20,比如华为昇腾910B的算力比H20高了70%,显然跑得更快。但如果用国产芯片,企业需要几个月时间改代码、调系统,这对企业会影响效率,还面临不确定性。所以国内很多厂家不愿换别的AI芯片。
这正是英伟达稳坐钓鱼台的原因,它卖给我国H20这种阉割版芯片,不仅能赚钱,还能对我国保持代差,顺便还按打压了我国AI芯片的发展。
对我国隐患在哪呢?
如果我国厂家一直用英伟达的AI芯片,那国内AI芯片厂商该如何发展?我国如果一直买次品,AI产业就会被美国牵着鼻子走。AI竞争已上升到国家层面,如果英伟达哪天断供芯片,我们怎么办?就算不断供,装上后门,威胁我国产业,又该这么办?
就像人民日报写道:
可以设想这样的场景:高速公路上的新能源车,突然被切断动力;患者接受远程手术时,设备突然黑屏;超市收银台,手机的支付功能,瞬间失灵……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一旦触发,我们随时可能遭遇一场“噩梦”。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分析说,英伟达也是受害者,它本不愿意装后门,因为会推高运营成本,但美国政府逼它装,否则不让它对华销售。
但这已然不重要,重要的是安全隐患始终存在,我们要尽快汲取教训:AI芯片不能依赖英伟达,短期是甜头,但长期是鸦片,唯有国产自研才能活下去。
眼下,提升国内芯片的性能很重要,这决定了我国芯片的竞争力。但硬件之外,软件也很重要,如何突破CUDA的生态霸权,搭好我们自己的软件生态,降低迁移成本,让企业用得顺手,这需要国家、企业同步发力。只有让国产芯片有市场,我国芯片产业才能壮大。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