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全球领先的高科技跨国公司史密斯英特康在苏州工业园区的的新厂举行了迁厂庆典。苏州市委常委、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徐惠民、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韩江、英国驻上海总领事John Edwards(吴侨文)、史密斯集团首席执行官AndyReynoldsSmith等嘉宾出席开幕庆典。
此次史密斯英特康开幕的新工厂面积约7900平方米,比之前的旧工厂面积增大一倍有余,新工厂将引进更高端的生产线。也将专注于设计、开发、生产半导体测试相关的测试插座和探针,以及覆盖一部分电缆和元器件的生产。
新工厂产线照
期间,史密斯集团亚太区总裁Roland Carter、史密斯大中华区总裁Ted Wan、史密斯英特康全球总裁Karen Bomba等公司高层接受了媒体采访。
专注为芯片制造商提供测试插座及晶圆测试
史密斯英特康苏州工厂所专注的领域是为芯片制造商提供测试插座,为用户提供一个快速测试的解决方案,同时保证对芯片快速测试的通过率。谈到史密斯英特康在半导体测试方面专注的细分市场,Karen Bomba女士说,半导体制造商对芯片测试的通过率要求非常严格。芯片上的集成电路密度很大,史密斯英特康半导体测试插座上的密度也越做越大。在一个几平方厘米的测试插座上,有上千根探针。这些探针对可靠性和寿命要求非常高,必须要做上千次测试。而芯片的上游是晶圆,晶圆在封装之前,都要做高导通测试。为晶圆做测试也将是史密斯苏州工厂专注发展的一个重要市场。
史密斯英特康全球总裁Karen Bomba女士
半导体占了英特康全球三分之一的业务
史密斯集团共有5大业务,分别是健康医疗、石油化工、探测恐怖威胁与违禁品、通讯与半导体、航空与交通。Roland Carter先生说:“史密斯英特康业务占到史密斯集团业务的15%,而在苏州工厂生产的半导体又占了史密斯英特康全球近三分之一的业务,因此苏州工厂在史密斯英特康公司中战略高度非常高。
在过去的5到10年中,随着中国逐渐强大、市场需求增长包以及政府政策扶持,中国半导体市场发展的速度,远高于世界其他地区。此外,由于半导体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中国很多用户都希望史密斯英特康的工厂能离他们越近越好,这样可以更快地了解客户对产品的需求,更快地实现产品的更新换代。这也是为什么苏州工厂和设施对于整个史密斯集团和史密斯英特康这么重要的原因。”
史密斯集团亚太区总裁Roland Carter
创新和研发能力是核心
史密斯英特康全球总裁Karen Bomba女士提到,苏州工厂不是一个单纯的制造企业,更重要的是英特康有全球一流的研发人才。其研发团队不仅服务于中国的半导体行业,还服务于史密斯英特康全球的半导体客户。史密斯英特康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半导体测试行业的专家,服务公司将近30年。作为这个领域的科技创新带头人,他带领我们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半导体研发人员不断提升研发和创新能力。
史密斯集团大中华区总裁Ted Wan补充道,史密斯英特康也在不断加强与校企、研发机构互动,以期打通各方面的资源渠道,获得更好的创新思维。史密斯英特康希望把产品引进中国,为中国市场服务。因此苏州工厂的更重要的一个核心在于其创新和研发能力。
史密斯集团中国区总裁万江先生正在接受采访
技术本地化满足中国不断发展的创新需求
史密斯高层介绍,史密斯英特康很多连接器的产品是用在发动机的控制系统上面的。这个控制系统是离发动机的核心——燃烧室非常近的。这就要求要抗高温、抗高振动。这些都要有很独特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技术,是史密斯英特康在很多领域的专长。
史密斯英特康将这些产品技术引进中国,非常看好在中国的发展前景。第一步,中国客户需要更快的交付期、更低的成本。把产品和技术引进中国,让史密斯英特康能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客户。
第二步,依托中国的创新和技术人才,逐渐把技术本地化,能够更好地满足中国不断快速发展的创新需求。
依托中国制造2025服务全球
史密斯英特康苏州工厂高度专注于半导体制造和测试方面,符合《中国制造2025》的白皮书中政府规划的领域。史密斯集团大中华区总裁Ted Wan说:“比如史密斯英特康的接插件业务,这部分产品支持中国的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发展领域。高速轨道交通领域及商用航空领域,对电子部件、电子零件的可靠性要求非常高。史密斯英特康依托于苏州工厂,将来不但是in China for China,更多是in China for world。在扩建过程中,还会把关于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医疗领域的技术,引进到中国的市场。为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规划的领域提供更新的技术,打造一个依托中国市场,服务于全球的广阔前景。”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