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投稿

年发电近800万度!实探零碳园区的“中国样本”

2025-07-17 18:00 来源:网络 作者:

1771年,阿克莱特在曼彻斯特开办了第一家水力纺纱厂,拉开了近代工厂的序幕,而此时距离世界上第一座发电站的建成还有100多年,水力成为最早期工厂的能源供给。百年之后的1896年,世界第一个工业园区在英国面世。

年发电近800万度!实探零碳园区的“中国样本”

特拉福德公园 世界上规划的第一个工业园区

20 世纪的工匠们或许很难想到,百年之后,制造工厂不仅能够不需要电力供给,甚至还可以成为发电机器,向外提供电力资源。从靠水力供给的工厂到如今的零碳园区,而这一系列的更新迭代,正是得益于光伏产业的飞速发展。


高层定调!“零碳园区”大势所趋

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低碳、零碳成为了工业制造中炙手可热的话题,在此之前,我们需要明白,究竟什么是零碳园区?零碳园区其实是指在一定期限内,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将园区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中和,实现净零排放的产业园区。

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零碳园区”概念,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及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扎实开展国家碳达峰第二批试点,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这也标志着,新能源发展正式进入零碳政策的元年。

年发电近800万度!实探零碳园区的“中国样本”

年发电近800万度!实探零碳园区的“中国样本”

年发电近800万度!实探零碳园区的“中国样本”

前不久,高层再度发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明确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建成一批零碳园区。政策与产业在此刻形成历史性共振。

近年来,长三角不仅成为了光伏制造的重要生产集群地,更是凭借着发达的工商业基础、高消纳等优势成为了分布式光伏发展的重要市场。4月29日,国家能源局公布2025年一季度各省光伏装机的详细数据,2025年一季度新增总装机为59.71GW,这其中,工商业领域一骑绝尘新增31.26GW力压集中式和户用。

年发电近800万度!实探零碳园区的“中国样本”

年发电近800万度!实探零碳园区的“中国样本”

细分区域来看,仅江苏、安徽、浙江省新增光伏装机就达到了13.83GW,占全国一季度新增装机的23%。从去年的工商业屋顶到今年的零碳园区,而这一成绩的背后得益于工商业光伏场景的持续助力。


年发电近800万度,从产品供应商到零碳生态构建者

7月10日,创维光伏“聚势碳索--邀您共赴零碳智慧园区”主题活动在滁州工业园拉开帷幕,此次活动不仅有技术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一次对零碳未来的深度探索。

进入园区,光伏车棚和光伏彩虹长廊率先映入眼帘,园区内的光伏车棚和光伏长廊充分利用原有场地优势,在经过多轮实验测算的前提下,创维选取了5度的“黄金倾角”配合单体立柱方案,实现大跨距大空间,同时兼具美观采光和排水的最优角度,从而实现电站发电最大使用效益。

年发电近800万度!实探零碳园区的“中国样本”

与此同时,园区的光储充一体柜,一体化集装箱设计集成储能电池、PCS等单元,通过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实现“源储荷储”协同,配置的1840kW/2870kWh储能系统,在智慧能源管理平台的调度下,有效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与稳定性。

参观当日,在园区屋顶,无人机配合着智能清洗机器人正在对光伏电站进行着清洗工作,高压水流配合电动滚刷,在保证组件清洁度的同时减少人工高危作业。

年发电近800万度!实探零碳园区的“中国样本”

此外,无人机搭载的高精度传感器能在百米高空精准捕捉组件的实时情况,大大减少运维人员的工作难度,智慧运维的终极目标不仅是降本增效,更是实现“零碳”的可量化、可管理、可持续。

值得注意的是,伫立在屋顶的“巧客立”快装支架系统也是创维光伏一大重磅亮点产品,经介绍,这种革命性支架产品将组件离地高度压缩至35厘米,配合导风板设计显著增强了抗风压性能。对于业主而言,支架成本最高可降低57%。同时,标准化、模块化设计安装,使得安装用时比常规水泥平屋面支架节省50%,大幅缩减建站周期。

年发电近800万度!实探零碳园区的“中国样本”

据了解,创维光伏零碳园区总装机容量达6.54MW,年发电量近8000MWh,相当于减排7332吨二氧化碳。园区内,光伏发电、1840kW/2870kWh储能系统、光储充一体柜、虚拟电厂调度构成了一套完整的能源生态系统。从无人机的视角向下俯瞰,6.4MW的光伏矩阵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里不仅是技术试验场,更是商业模式的孵化器,从产品供应商到零碳生态构建者,创维光伏用实际案例揭示了未来光伏发展的趋势。

年发电近800万度!实探零碳园区的“中国样本”

在国家零碳园区建设号角吹响之际,创维滁州这片“试验田”给出了标准式答案。以技术突破为刃,以生态思维为纲,在空间重构中挖掘零碳价值。它的意义不仅在于7332吨的年减碳量,更在于证明零碳不是成本,是竞争力,不是负担,是新增长极。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

热门作者

东方

简介: 天马行空的文字之旅。

邮箱: liutingting03@hczyw.com

简介: 保持期待,奔赴山海。

邮箱: zhuangjiaxin@hczyw.com

松月

简介: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邮箱: wuxiaqing@hczyw.com

合作咨询:15889679808               媒体咨询:13650668942

广州地址: 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745号紫园商务大厦19楼

深圳地址: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五和大道星河WORDC座5F506

北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小关东里10号院润宇大厦2层

慧聪电子网微信公众号
慧聪电子网微信视频号

Copyright?2000-2020 hc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慧聪电子网    粤ICP备20211570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