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台积电南京厂总经理罗镇球出席“芯片之城”南京江北新区“两城壹中心“招商会透露,南京12寸厂这个月已开始出货。
图丨台积电南京厂总经理罗镇球出席“芯片之城”南京江北新区“两城壹中心“招商会
这不但是南京第一座12寸厂,更是中国大陆首座16纳米技术的晶圆厂,且全球半导体生态系统链已跟随台积电落地南京——全球最大处理器IP供应商arm、EDA供应商Synopsys、Cadence,另有不少台湾半导体公司如芯片测试厂欣铨、设计服务公司创意、设备商家登陆续报到,传出台湾芯片设计公司瑞昱、信骅会是下一波进驻南京的业者。
台积电、紫光两大半导体母舰落脚南京“芯片之城”齐聚光芒
目前,南京有两大企业进驻,第一是台积电在江北新区的南京12寸厂,已经在本月率先量产出货,进度大幅超前;第二家是紫光集团的南京12寸厂,传出该厂房也要生产3DNAND芯片,也就是说,南京会是紫光集团继武汉之后,第二个3DNAND技术的生产基地,南京手握台积电、紫光两大半导体母舰,打造“芯片之城”雄心已显。
谈起台积电与南京江北地区的结缘,罗镇球娓娓道来。他回忆,2015年台积电开始审慎评估在大陆设立12寸厂的可能性,他在2015年中第一次到南京江北地区一看,从此结缘,最吸引他的地方是,江北新区是个有纪律、对半导体有热情,又有专业知识的地区,因此促使台积电的12寸厂设立于南京。
在南京设厂前,台积电在中国大陆已经发展了十年,而这十年间台积电的大陆营收年复合成长率是40%,台积电整体的年复合成长率是15%,而全球晶圆代工产业的年复合成长则为5~10%。
罗镇球进一步分享,从2016年7月7日动土到上周正式出货,台积电仅花了20个月就将南京厂导入量产,是极度少见的高效率。初期,很多人担心南京的脚步是否跟得上台积电的高效率,双方合作后发现,南京是一个很有热情、有使命感,且专业的团队,和台积电配合得天衣无缝。
根据台积电最早规划,南京厂原本是在今年下半年步入量产,然为了配合当地芯片客户热络的需求,台积电去年起全面将量产时程提前,先前对外公布是今年五月量产,但其实整个进度不断提前,南京厂已经在本月正式量产出货16纳米技术的产品,这也是目前中国大陆在晶圆代工领域,最高端的制程技术。
台积电
arm、Synopsys、Cadence纷纷落脚
台积电选择南京,也让整个半导体生态系统供应链群聚于此,包括有全球最大处理器IP供应商arm、EDA供应商Synopsys、Cadence等。
再者,台积电除了在南京设立12寸厂,也在南京成立设计服务中心,将台积电的“开放创新平台OIP”生态系统带入中国大陆半导体产业,目前台积电南京的设计服务中心已经有超过100名的员工,人数将持续增加。
台积电在2008年推出“开放创新平台OIP”概念,也是台积电在晶圆代工领域市占率节节攀升,晋身全球半导体大厂的秘密武器。
其概念是由单纯的晶圆代工制造角色,向上延伸参与客户的芯片设计,台积电会在OIP平台中,提供庞大的硅智财IP数据库给客户使用,且对独立第三方EDA工具的IP都先进行认证,纳入台积电的IP清单中。
这是一种“打群架”的概念:当技术制程越来越先进,提供给客户的制程平台日益复杂化,台积电利用组成生态系统供应链的概念,把上、中、下游供应商都团结在一起,提供芯片客户从设计之初就需要的服务和IP,等于是把客户紧紧黏住,这样的概念后来引起众多半导体厂的仿效。
值得注意的是,台积电也带动许多周边产业落脚南京,例如台湾芯片测试厂欣铨、设计服务公司创意、设备商家等都陆续登,传出台湾芯片设计公司瑞昱、信骅会是下一波进驻南京的业者。
台积电旗下的创意电子南京总经理严亦宽分析,在2015年以前,创意电子的营收以北美为主,北美占营收比重曾高达70%,其他30%是日本、韩国、台湾、欧洲,但在2017年,中国大陆已经成为该公司营收最大的地区,正式超过北美,这是在过去20年历史上从未发生过的重大转折点。
仔细分析创意电子在大陆的业绩大爆发,不少贡献正是来自人工智能、云计算、无人机、加密货币等应用领域的客户,而这些几乎都贴近大陆最新的发展趋势,这些客户多数有很创新的想法,但对于设计芯片方面,需要创意电子的帮忙和广泛IP数据库的保护,再下单到台积电。
创意电子也在去年中跟随台积电落户南京江北新区,成立设计服务中心,目前已经有几十个人规模,目标是5年内达到150人。创意电子认为,这样的布局不单是追随台积电,也是跟着人工智能等新商机,找到更找到适切的道路发展。
大基金扬帆启程,要达提升芯片国产化的目标
台积电南京厂16纳米制程技术正式出货,对于中国大陆集成电路产业极具意义。
根据统计数字,2017年全球半导体的4,000亿美元采购金额中,中国大陆就占了2,500亿美元,是仅次于原油的进口商品,但半导体芯片自制率却仍是相当低,此时台积电南京厂的量产,可大幅带动芯片国产化的比重。
日前,政府已经将半导体产业作为政策重点发展产业,财政部更公布针对半导体企业进行相关免税或减税方案,且时间追朔至2018年1月1日起,希望能让半导体产业逐渐进入自给自足的目标。
2014年已经启程的大基金第一期投资金额高达1,400亿人民币,覆盖产业有制造、设计、封测、材料设备等各个产业链环节,估计的投资比重分别为63%、20%、10%、7%之后,截至2017年11月底,大基金第一期累计的有效决策为62个项目,共涵盖46家企业,累计有效承诺投资额为1063亿元,实际出资金额为794亿元。
2018年大基金第二季再度启航,这次的筹划规模扩大至2,000亿人民币,协助中国大陆半导体产业布局更深化,并提升关键技术的水平,拉近与国际大厂之间的竞争距离。
不只南京要当“芯片之城”,合肥齐聚两大半导体厂要争“中国”IC之都”
在这一波中美贸易大战的背景下,“中国芯”成了眼前最热议题,已扬帆启航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大基金)针对制造、设计、封测、材料设备等每个关键环节作覆盖式投资,目标是提升整体集成电路产业的竞争力,拉锯中、美科技的技术实力,避免在每个技术关键环节都受制于人。
在大基金的带头效应下,地方基金也跟着启动,不单是拥有台积电、紫光集团力挺的南京自诩为“芯片之城”,合肥有着面板大厂京东方的成功案例,试图复制到半导体产业,要将合肥打造为“中国IC之都”,目标是2020年产值达到500亿元。
合肥在这一波半导体狂热中,也是紧抓集成电路产业崛起的战略机遇,聚焦所有资源,打造成提升合肥竞争力的核心产业,目前已经齐聚设备、制造、封装、材料等完整产业,超过百家集成电路企业。
合肥重点投资的集成电路制造产业有面板驱动芯片晶圆代工厂晶合,这也是安徽省的第一座12寸晶圆厂,由于专注生产面板驱动芯片,并且与京东方合作,同时解决“芯”和“屏”的问题,目标是未来3~5年将面板驱动芯片的国产自制率提升至30%。
合肥的另一家重量级半导体公司是自主研发DRAM技术的合肥睿力,它是大陆三大存储阵营之一,肩负打破三星、SK海力士、美光等霸占内存技术的关键种子火苗,这个项目也有NORFlash大厂北京兆易创新的参与;此外,合肥也有近百家芯片设计公司齐聚于此,通讯芯片大厂联发科,以及存储器大厂群联电子。
中国半导体需要落地,需要共生,更要能在关键时刻,成为新世代科技产业发展最坚实的厚盾。在纷纷扰扰中,DeepTech2018北京峰会—半导体产业大势论坛,将全面揭示中国芯霸业的道路方向。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