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阿里刚刚成立,跑到北京找投资人,其中就有已经江湖有名的雷军。但雷军拒绝了,几年后阿里成为美史上最大IPO,马云一度成为中国首富。
今天,雷军创立的小米香港上市,成为港交所力推“同股不同权”的首家上市企业,跻身有史以来科技股前三大IPO。有人说,小米上市后,雷军有可能成为中国新首富。
这次小米上市纪念衫正面写着:厚道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背面写着:傻人有傻福。但小米的上市并却遭遇了“恶劣的大环境”:市场疲软,股市低迷,贸易摩擦反复。运气不好的小米,不得不申请CDR延期,以至于,估值不如所愿,被一折再折。
认购过程煎熬估值降4成
小米定价17港元/股,报16.60港元,较发行价下跌2.35%,开盘就破发。其认购和定价过程让也非常煎熬。
6月23日,小米在香港召开全球发售会,高管团队兵分三路,分别在纽约、波士顿、旧金山、芝加哥、新加坡、伦敦七个城市开启路演。
但在其6月25日公开认购首日,非常平淡,只录得45.52亿元认购,以在港公开发售集资额23.98亿元计算,相当于超购仅约0.9倍。对此,媒体纷纷对比了阅文集团和雷军投资的雷蛇录入情况:称其低于阅文集团单日近千亿元的记录,也不及受阅文冻资影响下,仍然录得的200亿元保证金的雷蛇。
而且在随后几天的认购中,还出现了投资者抽飞(放弃押金,取消认购)的情况。据知情人士透露,所谓抽飞是券商和大家协商,做了风险批示,协商撤单。
与机构的谨慎态度相比,散户认购较为积极。公开信息显示,小米公开发售部分获得约10倍认购,散户认购资金可达240亿港元,成为全球最大散户规模。
最终,小米IPO定价17港元/股,是其发行价指导区间17港元-22港元的低端价位。
由此,小米将通过香港IPO净筹得240亿港元,其对应估值约为539亿美元。这与摩根史丹利、摩根大通等给出的700亿美元估值有一定差距,与当初雷军期望的1000亿美元估值相比直降4成。
运气不好:资本市场跌宕起伏
估值直降4成,是雷军运气太差还是小米真的不值?
5月3日,小米在香港提交了招股书,成为港交所力推“同股不同权”之后的首家申请企业。一个月后,6月7日小米向证监会提交了《公开发行存托凭证并上市》,同日小米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为本次发行的保荐机构及主承销商。
据透露,当时雷军与相关投资方沟通,希望能将估值拉至1000亿美元。
但其招股书中透露的小米巨额负债和现金流让其估值打折。招股书显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小米集团有净负债人民币1272亿元及累积亏损人民币1290亿元。但小米也提醒道这些亏损来自于优先股公允价值提升带来的。
据了解,互联网公司在融资时给投资人发行不少优先股,如果估值从一开始的几千万美元到了几百亿美元,这些优先股的价值也放大了很多倍,股东的财务浮盈也翻了同样倍数。但这些股东还没退出,所以他们的投资价值的提升,在财务报表里就会被认为是公司对这些股东的“负债”。这些亏损并不是公司实际发生的亏损,对公司运营没有影响。
但小米公司的现金流情况并不乐观,2015-17年经营性现金流分别为-26.0亿,45.3亿和-10.0亿元。
除此之外,小米还做出了将整体硬件业务(包括智能手机、IoT及生活消费产品)的税后净利润率的上限设为5%,超过5%的部分以董事认为合理的方式返还给用户的承诺。
“对于投资者来说,期望利润越高越好,至少是一个增长的趋势,这会意味着公司可以拿出更多钱来投入研发或扩展业务。小米将净利不超过5%作为承诺,会让投资者有些担心。”某券商人士表示。
摩根史丹利给出小米的公允价值最高可达848亿美元,高盛认为小米的市值在700亿美元-860亿美元之间。
但随后6月19日,小米官方称决定分步实施在香港和境内的上市计划,即先在香港上市之后,再择机通过发行CDR的方式在境内上市。而证监会称会尊重小米集团的选择,决定取消第十七届发审委2018年第88次发审委会议对该公司发行申报文件的审核。
“小米觉得A股监管给出的估值太低,选择延迟上市。”上述券商人士表示。
小米延迟CDR申请除了估值低之外,还因为监管层暂缓了CDR,或将在上证指数3000点以上才会推进,3000点一下,CDR发行重启的可能性不大。
延迟CDR申请,对小米来说估值会有折扣。当时有传小米推迟发行CDR之后,将其可能估值降至550-700亿美元,这远低于该公司在非正式场合给投资者的最新指导底价700亿美元。
有分析认为,小米估值打折是因为运气太差,遇上了“恶劣的大环境”:市场疲软,股市低迷,贸易摩擦反复。
在最近香港上市的猎聘网开盘价31.6港元,相比33港元的发行价下跌4.2%;优信二手车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发行价9美元每股,一度跌破发行价至每股8.16美元,最大跌幅达到9.3%。
雷军在上市前一天的公开信中也提到,最近资本市场跌宕起伏,能够上市就已经意味着成功了。
勤奋厚道的雷军能够圆梦吗?
此次小米上市可谓一波三折。
当初创立小米时,雷军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但他渴望大成,想要做一些“有梦想”的事——创办一家世界级的技术公司,造福世界上每一个人。
怀揣着这样的梦想,小米就这样出现了。无论是从其融资历程还是商业模式,其发展历程都创造了不可思议的奇迹:从2010年到2014年,短短4年小米估值从2.5亿美元飙升至450亿美元。
虽然经历了2015-2016年的阵痛,小米在2017年成功实现了翻盘,提前实现了年初的营收过千亿目标。雷军还曾自豪的表示:营收过千亿,国际科技巨头中,苹果用了20年,Facebook用了12年,Google用了9年,国内科技公司,阿里用了17年,腾讯用了17年,华为用了21年。不仅如此,2018年小米有很大机会进入世界500强的行列。
在商业模式上,小米从一开始的“内容+应用+硬件”发展为“软件+硬件+移动互联网”再到“硬件+新零售+互联网”。雷军表示小米是唯一一家具备全方位能力的企业,是独一无二的新物种公司。
对于未来,小米高管团队反复测算,智能手机业务可以力争尽快冲入世界三强,有计划、有节奏地进行品类拓展,看好千亿级市场,同时进一步推进国际化,实现国际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的一半以上。
8年时间,7×16小时工作的雷军将小米从零开始,推向了上市之路。有媒体称,小米上市之后,除了可能造就雷军成为新的中国首富之外,还将造福一批亿万富翁。
但雷军表示,在如此跌宕的资本市场环境下,小米能够上市就是成功。而且强调上市从来不是目标,上市只是为了更好的奋斗,上市也意味着巨大的挑战和责任。资本左右的小米能否守住初心,守住雷军的“做一个伟大企业的梦想”?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