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生物电子药物来刺激迷走神经,并释放同样的化学物质,让大脑在单次试验学习中快速获取认知事物的能力
在德州大学达拉斯分校,RobertRennaker博士所提出“目标可塑性(targetedplasticity)”脑部治愈研究,希望能透过使用生物电子药物,帮助大脑进行重组,控制“战或逃(fightorflightresponse)”生理反应。
人体的战或逃反应会在面临危险时触发。此时,人的心跳加速,血压上升,同时肾上腺素分泌帮助其判断要作战或逃跑,位于颈部的迷走神经也会被启动,并在大脑内释放少量“神经调节物质”,能够加强学习能力与记忆。
未来18到24个月要开始的临床实验中,Robert团队会把一个作为刺激机制的小装置植入迷走神经,另一方面,采用TISimpleLink多重标准CC2650无线微控制器(MCU)的小型感测器装置也会被安装在病人的脚上。
当脚趾抬起至距离地面特定高度时,病人脚上的装置会透过TI的Bluetooth低功耗软体应用,将这个资料传输到智慧手机,发出指令让控制器刺激迷走神经。这强化了那些控制脚部肌肉的脑细胞,让脚趾恢复到病人能够任意活动的位置。
RobertRennaker表示,选择TICC2650无线MCU以及其随附的软体是因为它低功耗、易于使用且高成本效率的特性,传统刺激系统的成本会在30000美元以上,而这款采用TI技术系统,成本减少至1000到,000美元。
CC2650无线MCU功耗极低,一颗小型钮扣电池便能够供应整个系统的电力且运行很长一段时间;而其小尺寸的特性,也成为如穿戴式装置一般小型电子装置的理想选择。
TI无线连接事业总经理AmitHammer表示,对于这样应用感到非常兴奋,近期已经为客户开发了如门锁、烟感侦测器、微定位讯号发射器和智慧信用卡等连接装置,而这个应用展现低功耗无线技术对人体治疗影响。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