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对于智能穿戴行业而言是行业遇冷的一年。智能穿戴产品续航能力差、智能化体验不好等问题,都为整个智能穿戴行业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伴随着相关问题的出现,智能穿戴产品的研究也逐渐深入并趋于细分化。在对穿戴设备的节能化、小型化提出高要求的同时,也给元器件厂商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2017年2月21日,全球知名半导体制造商ROHM对外推出面向运动手环和智能手表等可穿戴式设备领域,开发出测量脉搏信号的脉搏传感器“BH1790GLC”。
“BH1790GLC”利用ROHM多年来积累的光传感器技术经验和独有的模拟电路技术优势,提高了传感器灵敏度。由此,即使LED的亮度较低也可准确感知脉搏,实现业界最小级别的低功耗。
众所周知,可穿戴设备的续航能力一直都是整个行业的痛点。由于可穿戴设备的电池容量小,进而对可长时间驱动的低功耗元器件需求日益增加。ROHM最新研发的脉搏传感器主打低功耗,极大程度的满足了当下智能穿戴市场的行业需求。
另外,“BH1790GLC”采用脉搏传感器特有的光学滤光片结构,可高精度地检测脉搏信号。因此,不仅使可穿戴式设备的电池寿命更长,还将红外线的影响降低到以往产品的1/10以下,即使在剧烈运动和室外等红外线较强的环境下,也可获得高品质的脉搏信号,有助于推动可穿戴式设备的进一步发展。
“BH1790GLC”作为实现高精检测与业界最小级别的低功耗产品,其主要特点有三:
1.实现业界最小级别的低功耗
“BH1790GLC”利用ROHM多年积累的光传感器开发经验和独有的模拟电路技术优势,实现更高的传感器灵敏度。由此,即使在LED亮度较低的条件下,也可准确感知脉搏,功耗比以往产品降低约74%。实现业界最小级别的低功耗,有助于延长可穿戴式设备的电池寿命。
2.通过卓越的红外线去除特性,实现高精度检测
“BH1790GLC”利用ROHM的传感器技术优势,采用非常适合脉搏检测的符合绿色光波长的光电二极管,同时感光部采用绿色光的滤光片和红外(IR)截止滤光片相结合的脉搏传感器专有的滤光片结构。因此,不仅实现了高精度,而且将红外线的影响降低到以往产品的1/10以下,即使在剧烈运动和太阳光等红外线干扰较强的环境下,也可获得稳定的脉搏数据。
3.面积减少30%,有助于减轻设计负担
“BH1790GLC”采用低亮度、低VF电压的LED元件,可检测脉搏信号,不再需要以往所需的LED电源用DCDC电路。与以往产品相比可减少达30%的安装面积,有助于减轻设计负荷。
作为专门针对可穿戴市场推出的脉搏式传感器,佩戴相应设备进行户外运动时,通常会因人体与设备之间产生的相对运动出现一些噪音,从而对数据产生影响。对此,罗姆专门研发并推出脉搏计算算法。此算法利用了Kionix的加速度传感器与脉搏传感器同时采集信号,最后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在频域中找出跟加速度传感器信号频率一致的脉搏噪音,把它去除掉,最终还原出纯粹的脉搏信号。
ROHM Co.,Ltd. LSI商品开发本部 传感解决方案 LSI商品开发部 传感器开发课 经理
山岸信之先生
对于此款产品如何打入中国市场,罗姆商品开发本部传感解决方案LSI商品开发部传感器开发课经理山岸信之先生表示,虽然之前罗姆有推出过类似的产品,但总体来说,现在精度各方面的要求其实是没有完全达到,比如说医疗这样的要求。对于可穿戴市场,罗姆更多做的是长远打算,未来也更希望在稍微高端的应用上面有所作为。
“BH1790GLC”已于2016年10月开始出售样品,于2016年11月开始暂以月产50万个的规模投入量产。作为ROHM最新研发的脉搏式传感器,“BH1790GLC”将最先面向可穿戴式设备领域,未来还可与其他ROHM产品相结合推出“一体化”解决方案,致力于推动智能穿戴领域的发展。今后,ROHM将面向应用日益普及的可穿戴式设备领域,继续开发有助于实现安全、舒适的可穿戴产品。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