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投稿

微软设计的海底数据中心 可能会伪装在珊瑚丛中

2017-08-09 14:30 来源:好奇心日报 作者:

陆上的数据中心往往建在电费便宜、气候凉爽、地广人稀的位置,因此往往远离人口密集区域,限制了访问速度。因为沿海地区人口密集,海底又凉快,微软想把数据中心建在海底,最近的一项专利申请则设想了如何保护数据的安全。

2014年开始筹备的海底数据中心名为“纳提克项目”,名字来源于马萨诸塞州的地名。项目还处于原型机下水测试的阶段,但研究人员们已经在考虑更长远的维护问题。相比容易维护的陆上数据中心,更为自主的水下数据中心会面临一系列独特的挑战,比如潜艇和海洋动物的冲撞等。

微软设计的海底数据中心 可能会伪装在珊瑚丛中

图一

根据专利申请书,为了防止数据中心受到自然或人为的干扰,微软计划将数据中心伪装成珊瑚礁,以隐蔽于潜水员、潜艇和海洋生物的视线之外。同时,人工渔礁也可以为濒危的海洋生物提供庇护:数据中心可以提供温暖和分发营养物质,以吸引海洋生物的栖居。但研究人员也已经观察到,人工渔礁会改变附近天然珊瑚礁的生态,造成一些不利的影响。

微软设计的海底数据中心 可能会伪装在珊瑚丛中

图二

2015年8月10日,名为LeonaPhilpot的“胶囊”原型机在加州中部海岸下水测试。来自微软

为了将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数据中心还配备有降噪的部件,减少对声音敏感的海洋生物的影响。同时还有一系列除污措施,可以自动清理表面的污垢,以防止数据中心过热。当数据中心需要维护或退役时,人工渔礁外壳将留在海底,继续保护海洋生物的使命。

当然仅仅隐蔽是不足以防范外来威胁的,于是微软在另一份专利中描述了数据中心的入侵检测系统。它包含多个传感器,从这些传感器中接收数据并分析异常。一旦检测到入侵行为,就会发送网络提醒,转移数据,并使本地数据无法访问。但专利中只提到入侵的检测,主动防御的技术目前还没有涉及到。

水下数据中心的优点在于,世界上大部分人口生活在沿海地区,建在海洋中有利于提供更紧密的联系。而建在水面面临着更多的风险,如恶劣的天气、海洋漂浮物等。水面上的数据中心也更容易被发现,被破坏的风险较高。而建在水底,不仅省下一大笔空调费用,还可能使用潮汐能发电。

此外,出于安全性的考虑,一些政府希望云服务数据不要存储在他国,在国际水域建数据中心可能也是一个选择。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

热门作者

东方

简介: 天马行空的文字之旅。

邮箱: liutingting03@hczyw.com

简介: 保持期待,奔赴山海。

邮箱: zhuangjiaxin@hczyw.com

松月

简介: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邮箱: wuxiaqing@hczyw.com

合作咨询:15889679808               媒体咨询:13650668942

广州地址: 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745号紫园商务大厦19楼

深圳地址: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五和大道星河WORDC座5F506

北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小关东里10号院润宇大厦2层

慧聪电子网微信公众号
慧聪电子网微信视频号

Copyright?2000-2020 hc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慧聪电子网    粤ICP备20211570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