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投稿

科学家成功制备重堆叠的二硫化钽超导薄膜材料

2017-07-17 10:40 来源: 科学网 作者: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黄富强研究团队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北京大学等合作,通过化学剥离成单层二硫化钽纳米片并将纳米片抽滤自组装而重新堆叠成二硫化钽薄膜。重新组装的二硫化钽薄膜打破了原母体的晶体结构,形成了丰富的均质界面,并获得了比母体材料更高的超导转变温度和更大的上临界场。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美国化学学会杂志》。

自1911年超导被发现以来,超导的研究成为凝聚态物理皇冠上一颗最璀璨的明珠。目前超导材料已应用在包括超导电线,医院使用的超导核磁共振成像仪以及磁悬浮列车等各个方面。然而,尽管超导材料有很多的优势,但由于目前超导材料的最高超导温度在零下100多摄氏度,成本仍然很高,难以大面积地推广。因此,追求更高温甚至室温超导是物理学家们的梦想,也具有极高的实际价值。

科学家成功制备重堆叠的二硫化钽超导薄膜材料

超导研究

“目前由于缺乏理论的支持,高温超导的探索步履维艰。”论文第一作者、上海硅酸盐所的硕士研究生潘杰表示,传统的以弱的电-声相互作用为前提的BCS理论难以解释40K以上超导的机理,因此需要提出更完备、更深刻的理论来解释高温超导现象,并为高温超导的探索提供指路明灯。界面超导的发现是近几年超导领域的一个新亮点。然而,界面调控六方相二硫化钽(2H-TaS2)的电子结构却未见报道。

为了在二硫化钽中构筑丰富的界面,研究团队通过采用碱金属离子插层剥离的方法获得单层的二硫化钽纳米片,并通过抽滤的方式对其进行组装,得到重堆叠的二硫化钽薄膜。薄膜内部层与层之间发生无规则的扭曲,破坏了原先的晶体结构,形成了均质的界面。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重堆叠二硫化钽薄膜的电子比热系数γ两倍于块体的六方相二硫化钽。基于固体比热的德拜模型理论,更大的电子比热系数γ说明了重堆叠二硫化钽薄膜的费米面附近具有更多的电子态密度。

为了更好地阐述重堆叠二硫化钽薄膜超导增强的机理,研究团队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对两种材料的电子结构进行模拟分析。计算结果发现重堆叠后的二硫化钽薄膜,因层与层之间存在扭曲,界面处电子的离域化程度增强,由此导致了费米面附近的电子态密度增加,超导特性增强。

黄富强研究员表示,这项研究成果丰富了界面超导的研究内容,为完善超导理论,探索更高温的超导体系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思路。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

热门作者

东方

简介: 天马行空的文字之旅。

邮箱: liutingting03@hczyw.com

简介: 保持期待,奔赴山海。

邮箱: zhuangjiaxin@hczyw.com

松月

简介: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邮箱: wuxiaqing@hczyw.com

合作咨询:15889679808               媒体咨询:13650668942

广州地址: 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745号紫园商务大厦19楼

深圳地址: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五和大道星河WORDC座5F506

北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小关东里10号院润宇大厦2层

慧聪电子网微信公众号
慧聪电子网微信视频号

Copyright?2000-2020 hc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慧聪电子网    粤ICP备20211570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