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近两年显示行业的风头全部都被OLED与量子点所霸占,除了在大尺寸领域的电视巨头们纷纷研发使用之外,手机、显示器等中小尺寸领域OLED和量子点也是当仁不让。当人们都认为OLED与量子点将会统治未来3~5年的显示领域时,一项名为MicroLED的显示技术却横空出世,号称要颠覆目前整个显示行业,秒杀OLED和液晶。
MicroLED技术深度解析
谁在为MicroLED造势?
要说对MicroLED技术最为积极的人,非苹果莫属。其实,MicroLED这项技术正是在苹果收购了LuxVueTechnology之后才开始真正进入人们的视野。苹果非常善于利用自己的产品来推广显示技术,就像曾经用iPhone来推广Retina显示技术一样。而据称下一代AppleWatch3将采用MicroLED显示面板,也令整个行业都炸开了锅。
苹果第三代Apple Watch要采用Micro LED显示屏?
索尼在核心显示技术方面一直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MicroLED索尼自己其实也一直在不断研发。早在2012年,MicroLED技术通过索尼的新产品CrystalLEDDisplay形态首次正式问世。去年,索尼再次推出新一代MicroLED技术产品CLEDIS,给业内带来足够震撼的视觉冲击。其实,索尼对于新技术的态度向来都比较谨慎,就拿OLED技术来说,索尼2007年就已经成功研发OLED电视,但是到了今年OLED产业链成熟之后才正式主推大尺寸OLED电视,足以看出索尼看待市场的理性态度。对于MicroLED,索尼依旧如此。
索尼时隔十年才再次推出OLED电视——左为索尼11英寸全球首款OLED电视,右为索尼77英寸OLEDA1电视
三星与MicroLED之间的联系全部源于一条“假新闻”。之前有消息称,三星出价1.5亿美元收购了MicroLED厂錼创科技,不过在疯传一段时间后却被辟谣。三星作为全球最大的显示巨头,同时也是液晶产品的制造商,如果说三星丝毫不关注MicroLED显然不正常。不过相较于三星目前在大尺寸上主攻QLED,小尺寸主打OLED的局面之下,三星对于MicroLED还显得比较保守。
揭开MicroLED的神秘面纱
MicroLEDDisplay全称为微发光二极体
显示器,它的结构是微型化LED阵列,也就是将LED结构设计进行薄膜化、微小化以及阵列化后,巨量的转移到电路基板上,再利用物理沉积技术生成保护层,形成微小间距的LED。其体积约为目前主流LED大小的1%。同时它还能够实现每个像素单独定址、单独驱动发光(自发光),也将像素点的距离由原来的毫米级别降到了纳米级。
Micro LED的技术优势
MicroLED继承了LED的特性,它具有低功耗、高亮度、超高分辨率与色彩饱和度、响应速度快、能耗低、寿命长等优点。根据资料 显示,MicroLED的功率消耗量约为LCD的10%, OLED的50%。而与同样是自发光的OLED相比较,亮度高了30倍,且分辨率可以达到1500PPI(像素密度)。单从这些特性来看,MicroLED的优势毋庸置疑。
MicroLED的产业链布局
对于MicroLED整个产业链的布局,以台厂最为积极。对于一个MicroLED产品来说,基本构成是TFT基板、超微LED晶粒、驱动IC三大块儿。这三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大量继承液晶和LED的衣钵。台湾工研院认为,他们具有整条产业链的优势。那么为什么同样具有产业基础的中国大陆,以及日韩地区并没有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呢?
巨量转移工艺是Micro LED的难点之一
首先一点是因为大陆以及日韩显示企业都在忙着大力发展OLED;其次最为重要的一点是MicroLED有一个行业内几乎不会用到的高难度工艺——巨量微转移,它也叫做巨量转移。而台湾MicroLED产业最大的动作之一,就是去年年底以台湾工研院为牵头单位,成立了“巨量转移”产业联盟,这无疑是MicroLED技术迈出的一大步。
巨量转移:简单说就是在指甲盖大小的TFT电路基板上,按照光学和电气学的必要规范,均匀焊接三五百甚至更多个红绿蓝三原色LED微小晶粒,且允许的工艺失败率是有几十万分之一。两大致命因素注定MicroLED离我们还很远
1、巨量转移难题
从目前的产业基础来看,TFT基板、超微LED晶粒、驱动IC都不是很大的问题,然而巨量转移确是一个很大的难题,MicroLED如果突破不了这个难题,注定难以成功。为了避免MicroLED的高亮化,晶粒必须要做到非常小,这样小的电子器件做电器结构上的焊接,同时还要保持百万级别的有效性,难度可想而知。
MicroLED如果突破不了巨量转移注定难以成功
同时在液晶和OLED大行其道的情况之下,MicroLED必须有可行的市场经济性。虽然MicroLED能够让显示屏的能耗大幅降低,但由此带来的节能效果必然会导致成本的增加,如果不能够很好的把控成本,竞争优势也难以体现。总体来说,巨量转移不仅要克服超大量微小晶粒的转移问题,还要保证快速达到工艺水平的成熟标准,以形成与OLED、LCD对抗的局面和认知。
2、全彩化难题
MicroLED还有一大难题就是全彩化,发光波长一致性的问题。单色MicroLED阵列通过倒装结构封装和驱动IC贴合就可以实现,但是RGB的阵列需要分次转贴红、蓝、绿三色的晶粒,需要嵌入几十万颗LED晶粒,这对于LED晶粒的光效、波长一致性、以及良率有着更高的要求。同时对于LED产生色差的支出也是阻碍技术的瓶颈。
基于MicroLED显示屏的量子点全色发光流程图
目前苹果持续加码投入RGB三色MicroLED的研发,但始终没有解决良品率以及成本的问题,这也使得近一年来MicroLED的研发进展相对较慢。近期,业界所采用的试制品大多都属于单一颜色,未来如何突破这项技术瓶颈,开发出具有成本竞争力的全彩化MicroLED,将攸关MicroLED能否进入主流市场的大门。
总结:
显示产业之所以能够到达今天的高度,离不开多元化的尝试,而MicroLED必然也是其中之一。但是从产业化的角度来看,MicroLED显然没有众多媒体报道的那样耸人听闻。在OLED日趋成熟的今天,抓住市场才是显示企业生存的法宝。而MicroLED虽然不乏有众多造势企业,但他们更多的是将其作为一种技术储备,而不是最佳选择。所以,有人称MicroLED将在几年内秒杀液晶和OLED,这一切听上去都像是个玩笑。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