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抢占芯片研发新高地、激发企业创新新活力、树立“中国芯”企业新形象,10月23日-24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以下简称“CSIP”)举办的“中国芯•新动能”2017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促进大会在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圆满召开。会议期间,ARM战略商务总监陈鹏在大会上作了名为“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开创计算新时代”的主题演讲,从人工智能布局、ARM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和ARM生态加速器等三个方面的布局上,阐述了ARM的中国芯梦想。
ARM的人工智能布局,从图形处理器到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
1.在图形处理器方面,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ARM已经成为最大的图形处理器的提供商。
全球基于ARM的年出货量达160亿余片,其中50亿来自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还有部分用在工业控制、物联网等各行各业。ARM在过去27年间,累计出货芯片量达1000亿颗,其中PC年出货量达到两至三亿。
科技发展至今,从芯片到云端,人工智能几乎无处不在,而人工智能的核心——数据,来自大量终端和传感器节点。未来,从农林牧副渔到工业、金融,各个领域都将用到人工智能,ARM也在人工智能上花了大量精力,很多合作伙伴采用ARM的新产品,为人工智能打下了良好基础。
2.在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上,ARM也做了重要部署。
软件方面,ARM在中国成立了OpenAI生态联盟,近百家合作伙伴一起为整个生态软件提供优化和开发。
ARM与国际核心开源组织配合,提供大量优化开源库,为人工智能厂商搭建公共平台。只需把应用嫁接到公共平台,就可以享受ARM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基础服务。
硬件方面,ARM近期推出了Cortex-A75、A55,后续还会推出针对AI指令集的扩展产品,为AI相关应用开发提供便利。
3.在专用加速器上,未来ARM也会推出相应的产品上市。
人工智能已经深入智能终端、智慧家居以及汽车等各个领域,ARM对信息安全、出行安全、数据安全、自动驾驶等各个方面的技术都做了持续创新。
ARM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助力中国芯之梦
陈鹏指出,过去十年里,ARM中国的合作伙伴整体出货量以120倍的增速成长,累计芯片出货量突破100亿片。ARM中国的芯片设计合作伙伴产值增速是行业平均增速的3倍,帮助包括中科创达、全志科技、兆易创新等企业跨入了上市阵营,这些都得益于ARM的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
在ARM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中,中国客户能够与国际厂商同步拿到最新产品。ARM可以帮助中国厂商在全球拿下接近一半的出货量,为其成功跨界到汽车市场、智能家庭等其他领域打下良好基础。基于ARM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中国厂商在ARM架构上做出的颠覆式创新产品得以快速推向全球。
“ARM生态加速器”(即安创空间)助推中国芯技术发展
ARM于2015年在中国成立了“ARM生态加速器”(即安创空间)。这在ARM的全球业务中是唯一一个。而ARM生态的开放,可能藉由这个“加速器”而产生许多可能。
ARM生态与其他技术生态有一个突出的区别,就是这个生态是擅长先行的中小企业驱动的。ARM推崇“颠覆式创新”。而这个词描述的,恰恰是一些领先群体尝试和推动一些新技术,ARM在这个过程中会实现一些新想法,开发出一些新标准。这时候,由于ARM的动作会使更多的企业进入这些创新领域进行探索,应用到自己的产品体系中。那么在这个过程中,“ARM生态加速器”(即安创空间)是如何助推中国芯技术发展的呢?
1.ARM生态加速器在系统层面上给予创新企业资源支持,帮助芯片领域创新企业更好发展。
一方面,ARM和中字头资本成立产业基金,通过基金推动ARM在科技领域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ARM中国在国际工智能组织如特斯拉、谷歌、微软、亚马逊等纷纷建立AI生态之际,推出ARM人工智能生态联盟以及OpenAI实验室项目,把ARM资源和本地应用整合起来,加速中国AI生态发展。
2.ARM生态加速器聚拢中国创新企业,促进中国在全球AI领域话语权。
作为安创早期联合创始人,陈鹏给出了案例:第一,ARM生态加速器帮助傲睿智存在视频存储、视频压缩方面实现技术领先,并成功上市;第二,在北京地平线的早期发展中提供生态支持,帮助其产品按时、保质推向市场。第三,普思英查致力于智能车的智能视觉产品,ARM已助力其拿下数轮融资。
ARM生态加速器不仅能为系统级或者模组层面提供技术支持,在产品上也能提供高精度、高温和高速的设计。ARM正从整个生态平台上实现力量聚合,帮助中国企业腾飞。
ARM和安创加速器发起中英创新中心TechHUB项目,帮助海外华人和国外企业在国内落地,把先进技术带回中国。
谈到未来陈鹏满怀希望并指出,希望未来五年,ARM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与中国企业深度合作,把芯片出货量推到第二个1000亿,并希望中国企业能够占到其中三分之一,甚至一半的份额,以助力更多中国企业在本地资源支持下将产品推向全球。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