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将华为和中兴等70家中国科技公司加入出口管制“实体名单”。
5月17日凌晨,华为海思总裁就华为被列入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的“实体名单”一事致信员工,提及了华为的“备胎”策略。
多年前,公司做出了极限生存的假设,预计有一天,所有美国的先进芯片和技术将不可获得。
为了这个以为永远不会发生的假设,数千海思儿女为公司的生存打造“备胎”。今天,曾经打造的备胎,一夜之间全部转“正”!
多年心血,在一夜之间兑现为公司对于客户持续服务的承诺。是的,这些努力,已经连成一片,挽狂澜于既倒,确保了公司大部分产品的战略安全,大部分产品的连续供应!
今天,这个至暗的日子,是每一位海思的平凡儿女成为时代英雄的日子!
今后,我们不仅要保持开放创新,更要实现科技自立。
未雨绸缪的高境界 华为备胎芯片“全部转正”!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防范于未然,而华为则深知这个道理。所以在很久之前,华为便开始研究芯片技术,这才又了如今的地位。但即使说是这样,华为有时候还是要向高通等芯片公司购买其芯片。
但这并不代表,华为需要依赖高通等芯片公司。所以在禁令下来的时候,华为的表现并不慌张。而是选择,将所有的备胎芯片,全部转正。
科技自立、芯片转正意味着什么?
据了解,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10月,负责华为自己的芯片设计。根据其官网介绍,华为海思的芯片组和解决方案涵盖数字家庭、通信和无线终端等领域。
其中大家熟知的华为手机芯片麒麟系列就是出自海思,除了手机芯片,海思的产品还有服务器芯片(鲲鹏系列)、基站芯片、基带芯片、AI芯片等等。海思公司总部位于深圳,在北京、上海、美国硅谷和瑞典设有设计分部。
虽然华为海思的业务广泛,但最受关注的依旧是手机芯片。
2009年,华为海思推出了第一款面向公开市场的手机终端处理器——K3,这是国内第一款智能手机处理器;2012年,华为海思推出K3V2,并打算用在旗舰手机Mate1、P6等机型上。但是,该芯片功耗过高,兼容性差,最终直接影响了手机销量;
2013年底,华为海思推出了目前最受瞩目的麒麟系列芯片的第一款——麒麟910,这是华为海思的第一款SoC(片上系统);2014年9月,麒麟925芯片推出,麒麟系列芯片开始被大众接受。
至于科技自立?小益觉得可能需要通过华为龙头带领其他产业的升级,这是一个危机,何尝又不是一个机会?
根据IDC近日发布的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销量报告显示,华为出货量增长50.3%,达到5910万部,超过苹果3640万部的销量,掌握着全球第二大份额。这也侧面验证了,华为海思麒麟系列芯片的成功。
从芯片到操作系统,华为可谓是做到了有备无患。或许也正是这样,华为才能得到了如今这样的成就。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