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日益强烈,传统的大批量生产模式遭遇瓶颈,柔性生产呼声高涨。柔性生产是应对“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而产生的,可以更好的满足多品种、少批量的生产特点,并以其良好的规划实现对生产过程的高效把控。
AMR的应用恰是柔性化生产的需要,既要满足柔性化、多元化、易变化的需要,又要在低成本负担的同时实现标准化、信息化。
所以近年来,大量的创业公司投入到AMR赛道,但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数据显示,市场销量结构上2019年AMR销量4400台,只占移动机器人总量的18.72%,所以近来市面上也有种疑问是AMR是否“被神化”,即AMR还没有大规模应用的可能性。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隆博科技创始人兼CEO佘元博认为不是,在他眼里,按照正常的验证-放量逻辑,AMR即将迎来自身的放量时刻。
作为一种全新技术的设备,AMR打破了原有的固定、半固定的机器人移动模式,让机器人完成了自动化到智能化的蜕变,相比于之前的传统AGV,AMR的颠覆性创新在于通过机器人自主移动技术,实现了更柔性的人机协同——移动机器人自己感知环境变化并针对环境变化做出正确反应,而不需要预先对环境做大的改造,也不需要将人和机器人隔离开。
这样,移动机器人的智能程度更接近于人,像人一样自主应对变化,实现柔性物流,能够应用于更广泛的移动运输搬运场景。不仅如此,AMR的部署更加简单,部署成本和维护成本更低,非常适用大面积长距离运输场景的应用。
随着AMR从技术到产品的不断成熟,大量移动机器人替代人的场景被挖掘出来,这些场景是以往的传统技术AGV无法应对的,有着非常大的市场空间。但是AMR究竟会在哪些场景应用,又会在哪些行业爆发呢?这个问题对于第一梯队的AMR企业而言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
“面对一个全新的行业没有捷径,也没有想当然,作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要想弄清楚这些问题,只有一个个的去尝试。这也是我所认为的广度验证,只有在大范围广度验证的前提下,才能不断调整自身的产品和方案,找到AMR适合的行业和场景的发力点,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深挖。”佘元博表示。
从2014年开始,AMR行业经过了技术产品化的壁垒、场景落地的壁垒,到了2020年之后,第一梯队AMR企业的产品、落地能力已经没有太大差别,整个行业接下来比拼的是如何复制推广,进而快速起量。
换言之,之前的市场保有量大多是验证产品的场景落地效果,而今后是如何在各AMR企业自己锚定的场景下复制起量。
所以,现阶段AMR即将迎来其广度验证后的深度抉择,谁找到了好的落地场景,谁有基于场景做深度的先发优势,反之在该场景会暂缓发展,甚至出局。
AMR行业的创业公司,每家都有不同的发展策略。有的专注一个行业,深度定制产品,然后批量复制;有的专注一类场景,做一系列相似度高的产品,拓展应用在不同的行业。
两种策略各有利弊,对于早期探索AMR应用市场的企业而言,如果没有办法确保目标场景或客户行业有很大的市场空间,而把自己绑定在一个行业或者一类场景里,运气好能快速找准有爆发力的市场,运气不好则陷入单一行业或小存量场景竞争,运气再差点则可能被证明是伪需求市场而阵亡。
AMR的应用场景非常丰富,可以拓展应用在各行各业,而很多不同类别的场景又有很高的相似度,对产品和研发而言有很多的共通工作。综合资源利用效率,创业风险,未来的市场占有预期等因素,走多场景覆盖是一个不错的策略。
“通过广度优先的策略找准有市场前景的行业和场景是第一步,第二步是采用深度优先的策略在对应的行业和场景里面找量。”佘元博表示,“这不仅是一个公司发展策略的决策,而且在一些客户行业是对我们的硬性要求。”很多工厂和仓库有非常多不同类别的物流运输场景,这些场景要求AMR企业提供多场景覆盖的产品和方案,那么如何提升自身AMR产品的场景覆盖度是很重要的问题。
“如何用少的投入,短的时间,保障品质的一致表现,完成定制化的项目,是我们很早在做的一件事。”佘元博表示,“这不仅是大客户差异化场景定制的要求,而且是做多场景覆盖的需要。”
在硬件层面,通过抽象通用平台的方式,把80%的硬件都通用化了,另外一些集成硬件标准化后,需要定制化的硬件少了,而且随着各类差异化项目的积累,需要定制的组件越来越少。
软件层面,通过架构设计和功能解耦、模块化、组件化,极大地降低了定制成本。这样,虽然很多AMR还是定制化的产品,但是可以大大降低定制成本,同时也大大缩短了交付周期。
“目前,隆博科技AMR产品拥有Robase和RobaseS系列的通用智能移动平台,负载能力从50kg-1200kg,搬运方式包括辊筒、举升、牵引等,可对接仓库、线边仓、车间等多种方式,物流方案也涵盖工厂点到点运输和仓库订单拣选等各类场景,是业内为数不多可以做到多场景覆盖的厂家之一。”佘元博表示。
不存在同质化竞争,但第一梯队已经出现
多场景覆盖能够更好地为客户产生价值之外,还有一个优势是能够避免同质化竞争。
近年来,AMR企业越来越多,其产品线看起来都相差不大,尤其是各家的标准化底盘,几乎都长了一个模样,终端客户问的多的一个问题是:你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确实,从表面上看,行业好像进入同质化竞争,但其实不是。顺着上文所讲的行业发展逻辑,现阶段,技术同质化确实比较严重,接下来是产品同质化,但要落到应用场景一定是有差异的,有的主打叉车类AMR场景,有的主打仓储订单拣选场景,有的主打工厂料车搬运场景等等,至于服务类的场景更多了,然后再落实到各自主打的客户行业那比场景更丰富了。场景的同质化还没开始,直接的客户竞争更远了。”佘元博表示,“不仅如此,AMR技术、产品、场景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差异化点可以挖掘。”
解决方案是连接AMR企业和客户的纽带。行业起步的时候,AMR企业往往是从技术和产品出发,寻求自己的产业链定位,但受制于不完善的产业链,AMR企业必须扮演集成商角色,为客户提供场景落地的服务。
“所以,隆博科技从开始决定产品和方案两手抓,打造标准化底层产品的同时,组建自己的项目团队,同时培养集成商。”佘元博讲到,“很有可能现在的AMR企业,未来会分化出不同的产业链定位,有的专门做核心控制器,有的专门做平台,有的专门做集成,结果大家变成了产业链互补合作的关系。”
第一梯队的玩家已经度过了产品稳定、落地可靠的阶段,有的专注自己的优势场景深挖,有的继续拓展更多的场景和行业,也是在AMR应用场景的广度和深度上做文章。
“在经历了大量的广度的验证之后,隆博科技内部已经有了客户行业深度挖掘的排序,不仅在继续做场景广度拓展上,我们有丰富的经验,在既定的战略方向上深挖业务量,我们也有充分信心。”佘元博表示。
GGII也认为,未来,AMR市场竞争将日趋走向细分化和场景化,区别于仓储AGV的大规模仓储应用,AMR市场下游较为分散,行业属性较为明显,短期内难以实现跨行业复制是一大痛点,对于AMR厂商而言需要选定契合自身的行业锚点。
结尾,套用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但找准了方向的黑马更容易变成白马。”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