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伊始,比亚迪的降价引发了连锁反应,“电比油低”的口号彻底打响,国内新能源车企“价格战”火热不已。
新能源车企“价格战”的背后是一个新秩序的建立,新老厂商替代角逐激烈,可以预见2024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会非常残酷,也会加剧上游汽车电子元器件产业的“内卷”。
01
汽车电子上游供应链,面临“卷王之争”
新能源汽车产业上下游向来“同气连枝”,新能源汽车之间的战役难免会蔓延至汽车电子元器件。此番价格战,对于新能源汽车上游产业链而言也是新一轮的挑战。
其一,车企降价潮来袭,全民购车门槛变低,会吸引更多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这会进一步推动上游车规级元器件市场的增长。因为相比传统燃油车,新能源电动汽车需要更多的电子控制单元、传感器、电池管理系统等元器件来实现车辆的正常运行。
其二,新能源整车厂争相降价,车企为保留一定的利润空间,可能会降低关键元器件的采购成本,寻求更便宜的元器件供应商,或者采用更经济、高效的元器件设计方案。
因此,元器件供应商可能会面临降低成本的压力,这将倒逼上游汽车电子元器件厂商的竞争格局发生变化:
一方面,更多“降本增效”以及“创新技术”的元器件会得到市场青睐,有助于提升上游汽车电子元器件产业的创新力;另一方面,上游汽车电子元器件市场也将出现“低价潮”,为获得更多出货,部分上游厂商可能会通过“价格战”、“提高交货速度”等方式竞争下游订单。
2024年,在汽车行业利润率下降和供应链压力增加的情况下,汽车电子上游供应链厂商无疑会面临更加激烈的内卷现象。
02
核心元器件发展的未来趋势——卷产品、卷技术
无论从哪方面看,车企降价对于供应商来说,从来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压力会一级一级传导,摆在上游供应链企业面前的无非两条路,要么被继续压价,要么掌握充足的议价权。
没利润的生意无法长期做下去的,卷产品、卷效率、卷服务都可以,唯独不能卷利润。
对于汽车电子供应链企业而言,既然都要卷,不如卷产品、卷技术,这也是汽车元器件发展的未来发展趋势。
那么,卷产品、卷技术,该怎么卷?
目前,汽车正在朝智能化、电动化飞速发展,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丰富功能的发展使得汽车电气架构从分布式架构快速向域控制架构靠拢,高集成、小体积已成为汽车电子发展的主流趋势。
如何在有限的封装尺寸内实现最优的电子元器件性能?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车规级产品的低损耗、高可靠性,确保汽车电子在复杂环境下的持续稳定运行,这正是电子元器件供应商面临的挑战。
我们不妨从这一个趋势着手“卷产品、卷技术”,正确打开行业“内卷”的方式。
于传统的功率器件而言,随着车企要求汽车电子的承受能力更强、封装更小,现在大部分采用TO-252封装的元器件已经转向小型DFN封装,从产品方案设计上去做一些改变,减小器件体积,同时把控器件散热。
于芯片而言,减少体积的方案是高度集成化。目前主流的趋势是将MCU和周边的驱动电路、MOS、LIN控制器等元器件集成到一个芯片上,从MCU走向集成更高的SoC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当然,目前对于小体积、高集成的芯片,国内与国外厂商的技术差距仍然存在。这主要源于国内晶圆代工厂的制程工艺与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短时间难以追上。
但我想表达的意思是:把资金、时间、精力投入到设备改造、研发技术、人员储备等方面上,以技术领先、产品创新去淘汰对手,往往比“价格战”能够带来更大、更长远的收获。
因为,毫无技术含量的价格战,只会卷死整个行业,定位“低端”的企业也终究会被科技浪潮拍死在沙滩上。
向内求,向上看,才是汽车电子行业“卷王”应有的正确打开方式。
03
利好在前,国产汽车电子稳步发展
实际上,车规级芯片有着比消费级芯片更高的技术门槛,需满足温度、振动、长使用寿命等高要求,这对芯片厂商的研发技术、生产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
以往,与国外相比,国内芯片公司起步晚,技术沉淀时间不长,车规级半导体国产化率相对较低,供应链高度依赖国外半导体大厂。以大多数基础芯片为例,尤其是中高端MCU芯片和以IGBT模块为主的功率半导体,都离不开如恩智浦、瑞萨电子、英飞凌等国际芯片巨头的供应。
不过,随着新能源车的渗透率提升与汽车“缺芯”痛点的持续暴露,车规级芯片的重要性日益提升,国产率不足的问题受到了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本土芯片供应链自主化能力得到了提升。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利好扶持主动安全系统在内的汽车电子产业发展,鼓励智能汽车创新发展,为汽车电子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近日,工信部印发《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切实发挥标准对推动汽车芯片产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在政策利好的指引下,国内汽车芯片厂商、汽车元器件供应商也逐步成长,并陆续启动IPO,国产汽车电子产业稳步发展。例如,上交所公开资料显示,汽车电子供应商大明电子2月2日上会通过,拟登陆沪市主板,募集资金约4亿元。
此外,近年来,随着韦尔股份、兆易创新、北京君正、德明利、四维图新等上市企业在汽车电子领域投入众多研发力量,国内车规芯片领域的发展尤为明显,逐步实现了进口替代。
可以预见,在更多国家政策推动和指引下,汽车电子国产化率会稳步提升,国产汽车电子芯片厂商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整个汽车电子产业生态发展也会更加有序、健康。
跟着国家战略走,跟着政策指引走,这应该也是汽车电子供应商在不确定性市场中的最大确定性。
总结
整体来看,电池、电机、车规级芯片、车载线束/连接器等类的元器件企业需要不断精炼产品技术与质量,紧抓国产元器件价格优势,协同车企降本,扩大盈利面,这才是合作共赢的最好方式。
对于元器件分销商而言,则需要密切关注下游市场动态,灵活应对汽车电子市场的需求变化,做好囤货、抛货的预判,以保持稳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半导体产业中低端制造南移、国内车企竞争猛烈的趋势愈发明显,中国新能源车企可能会通过加速“出海”,来减少竞争和降低成本压力,这也会带动国内上游供应商一同出海。
“出海”,会是国内汽车电子产业不错的破“卷”之路。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