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投稿

一季度ICT产业链遭重击 上半年预测难言乐观

2020-04-10 09:28 来源:湾区产经 作者:

一季度ICT产业链遭重击 上半年预测难言乐观

ICT产业链遭遇严重冲击,产量大幅下滑,出口出现负增长,73%企业预计营收下降近两成;上半年行业整体难言乐观。

一、疫情对行业生产经营冲击严重

1、行业概况(1-2月)

据联合会对行业25251家规模以上企业的统计数据,营业收入1.376万亿元,同比下降15.1%;利润总额487亿元,同比下滑82.3%;工业增加值-13.8%。

2、主要产品产量大幅下滑

(1)计算机2882.4万台,同比-30.9%

(2)手机1.39亿部,同比-33.8%

(3)显示器1567台,同比-37.4%

(4)电视机1969万台,同比-26.6%

(5)集成电路296.3亿块,同比8.5%

(6)印制电路5543万平米,同比26.9%

印制电路成为行业最亮的亮点。

3、出口额出现负增长

1-2月全行业出口额6428.3亿元,同比-16.9%(占全国出口总额13545亿元的47.4%,占行业营业收入的46.7%),其中:

计算机1281.5亿元,同比-28.0%

手机127.4亿元,同比-12.4%

电子元件795.6亿元,同比-11.5%

电子器件1375.5亿元,同比-5.6%

4、亏损企业大幅增加

亏损企业11861家,同比增加26.1%,其中:

手机企业521家,占总数的48.3%

计算机1065家,占比48.7%

电视机92家,占比50.5%

电子器件1994家,占比47.2%

电子元件3436家,占比42.8%

专用设备743家,占比47.8%

5、应收账款2.85万亿元,占营收的208%

6、库存1.58万亿元

二、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与问题

据对深圳236家企业的调查报告(深圳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疫情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主要有:

1、90.25%的企业受疫情影响,其中36.9%的企业影响有限,38.6%企业可勉强维持经营,14.83%企业可能倒闭或已经停业;

2、用工资源紧缺,人员无法按时到岗,占调查企业数的60.59%;

3、流动资金短缺占41.95%;

4、供应链断裂,订单无法履行,面临违约风险,占38.98%;

5、原材料紧缺,人工、材料、物流等成本都上涨,占37.29%;

6、主营业务成本增加,占34.32%;

7、海陆空管控,物流受阻,占33.47%;

8、客户订单明显减少到取消,占56.1%;

9、企业防控成本过高,占37.29%。

三、二季度走势预测

企业对上半年生产经营普遍持不乐观态度。

1、电子信息产业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全球化布局,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总量中,三资企业占51%,出口占营收的46.7%,因此供应链、产业链与全球产业呈强相关关系,包括中国的电子元器件和整机产品;日本的装备和材料;韩国的显示生产设备和存储芯片;欧洲的精密仪器与装备;美国的半导体和软件等。国际化分工导致产业链任何一个重要环节中断都会影响产业的经营。当前国内的疫情已得到基本控制,但全球疫情快速蔓延,在6月底以前难以得到控制,区域封锁,口岸关闭,航班取消,而我国作为全球知名电子大国也将难以独善其身。

2、目前国内已进入全面复工生产期,但外地人员流动性障碍、中小企业资金困难、原材料供应不足、区域间物流受阻、人员出差困难(14天隔离期)、全球订单减少甚至取消,制约了复工复产的有效性,预计二季度尚难以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

3、出口影响最大。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占全国的47.4%,占行业的46.7%,按以往规律,每年三、四月份是出口的订单下单的高峰期,并将决定后续月份的出口额。估计今年电子信息产品出口总额负增长已近定局,估计降幅在15%左右。

4、受国际疫情影响,原材料、元器件采购困难相对严重,半数以上通信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智能设备、电子计算机、家用视听等企业都认为供应和采购有较大问题。

5、计算机、手机、电视机等内需与出口均大幅减少,初步统计在30%以上,五成以上企业认为疫情将导致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减少。

6、据对企业的采访调查,72.5%的管理层预计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比去年同期下降15%-20%;而企业负责人约有20%认为同比下降会在30%以上。

7、多数企业将在未来半年内降薪裁员。据对深圳企业的调查材料,若全球疫情在6月底得不到控制,可能会降薪和裁员:深圳236家中小企业的调查,有43.22%企业表示可以坚持3个月内不降薪或裁员,20.34%企业可以坚持4-6个月。

四、政策建议

高度重视产业安全

产业安全风险不仅来自于政治、经济、外贸、社会层面,也受制于猝不及防的自然灾害,痛定思痛,防患于未然;必须提升产业安全意识、加强风险管控、预警突发事件,应对可能灾情。

加快推进5G应用

5G网络和应用在应对疫情冲击中已发挥了明显的作用,要加快利用5G的快速度、低时延、高可靠、广连接、远传输的优势,在远程指挥、生产管理、实时监控、异地咨询、智能识别、远程检测等广泛应用。

重点发展数字经济

疫情冲击,将使企业更加关注资源、物流、效率、成本和创新,而数字经济是将数据作为重要生产资料、以算法和算力作为重要生产力、以数字生态系统作为重要生产关系,将缓解工业企业对物质、能源、人力和资金的过度依赖,“这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世界经济中长期增长潜力的重要举措”。

强化工业互联网建设

工业互联网平台对生产资料优化配置、系统运行实时监控、运维远程精准服务、产品质量模拟测试等工业生产过程的防控疫情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疫情期间,不少工业互联网企业受影响相对较小,如东方国信,今年一季度的营收和利润比去年同期仍保持了增长的态势。

大力支持软件产业

疫情期间,不少软件企业仍能独善其身,如杭州的税友软件集团三月份已全面复工复产,预计第二季度将全面达产,估计1季度营收增长15%以上,上半年约为20%左右。注意到数字经济、5G应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都依赖于工业软件,加快软件尤其是工业软件开发,对电子信息产业实现恢复性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降税减费惠企业

一是对不裁员企业给予必要用工补贴;二是降低信贷门槛和利率;三是协调用工紧缺;四是加快人才流动;五是增加就业补贴。

构建全产业链

疫情使得我国产业链断点暴露过多,而中国是全球知名电子信息制造业大国,从长远看,根本的目标是:完善产业链,弥补关键短板;筹划弹性供应链,实现供出多门;重在占领价值链制高点,关键技术不再受制于人;最终打造产业生态链,构建命运共同体。

结语:一个产业防控风险的能力,既需要资金、技术、人才的支撑,更需要依赖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已建立起产业基础雄厚、技术水平提升、产品门类齐全、配套能力完备、管理体系科学的产业体系,居于全球供应链的中心地位,这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根本性优势,不可能因疫情冲击而改变,未来产业继续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

热门作者

东方

简介: 天马行空的文字之旅。

邮箱: liutingting03@hczyw.com

简介: 保持期待,奔赴山海。

邮箱: zhuangjiaxin@hczyw.com

松月

简介: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邮箱: wuxiaqing@hczyw.com

合作咨询:15889679808               媒体咨询:13650668942

广州地址: 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745号紫园商务大厦19楼

深圳地址: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五和大道星河WORDC座5F506

北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小关东里10号院润宇大厦2层

慧聪电子网微信公众号
慧聪电子网微信视频号

Copyright?2000-2020 hc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慧聪电子网    粤ICP备20211570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