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投稿

被称芯片制造的“粮食”,90%中国市场被瓜分,国产替代势在必行

2021-08-24 11:45 来源:数码燕 作者:

近两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崛起,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是,我国半导体材料自给率却非常低。企业规模小、高端占比低等问题,都严重限制着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国产替代迫在眉睫。

而在此背景下,很多资本都相继涌入芯片行业,开始推动相关产业发展。

被称为芯片制造的粮食

众所周知,半导体材料处于半导体产业链上游位置,是芯片实现自研、自产必须要攻克的难点。而在诸多半导体材料中,电子特气尤为重要。电子特气被称为是芯片制造的粮食,也是半导体材料中,仅次于大硅片的第二大市场需求。

据悉,电子特气几乎渗透到集成电路生产的每个环节,电子特气质量、纯度,会对集成电路的性能、良品率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单单是电子特气这一种产品,在晶圆制造过程中,消耗成本就占到半导体材料消耗总成本的14%,重要性可见一斑。

另外,根据中国半导体协会数示,国内电子特气2020年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50亿。占全球比例约为48%,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向中国转移的大背景下,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电子特气市场。

90%中国市场被瓜分

不过,从市场格局来看,电子特气行业已经形成了寡头垄断的局面。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全球电子特气市场超过91%的份额,都被掌握在美国空气化工、德国林德、法国液化空气,以及日本大阳日酸四家厂商手中。在国内,海外龙头也控制着超过90%的份额。

为何海外企业能在电子特气行业有如此强的统治力?

在笔者看来,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电子特气诞生于欧美,欧美企业具有更悠久的生产历史,产品种类比较齐全。在经验以及产能优势加持下,随着电子特气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欧美厂商统治力也会随之变得更强。

二是技术壁垒过高,其他厂商难以实现突破。电子特气从分离提纯到运输供应,欧美国家一直在封锁相关技术,客户选择并不是很多。

而且,企业客户认证自制比较难,耗时比较长,客户也不愿意轻易更换供应商,这都是促使该行业形成寡头效应的重要原因。

国产替代势在必行

不过,随着集成电路、显示面板、光纤光缆以及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快速崛起。电子特气作为上述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国产化已经是大势所趋。据悉,随着国内技术趋于成熟,已经有部分电子特气开始进行国产替代。部分产品国产化比例甚至超过了50%。

而且,国内厂商相比海外企业,还有非常明显的竞争优势。电子特气运输、存储成本非常高。因此,国内企业一旦实现技术突破,其产品有望借助成本优势,快速抢占海外厂商的市场份额。考虑到中国电子特气市场规模,国内或许会诞生新的电子特气龙头企业。

写在最后

当然,电子特气的国产替代并不会在短期内实现。事实上,国内企业仅能生产20%品种的集成电路生产所用的电子特气产品。很多的高端电子特气产品,国内市场还是一片空白。

但是,在国家相继发布指导性文件,努力推动电子特气国产化,以及中国电子特气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大背景下。可以预见,电子特气实现国产替代只是时间问题。其甚至可能会成为加快我国半导体产业链发展的利器。

文/JING 审核/子扬 校正/知秋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

热门作者

东方

简介: 天马行空的文字之旅。

邮箱: liutingting03@hczyw.com

简介: 保持期待,奔赴山海。

邮箱: zhuangjiaxin@hczyw.com

松月

简介: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邮箱: wuxiaqing@hczyw.com

合作咨询:15889679808               媒体咨询:13650668942

广州地址: 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745号紫园商务大厦19楼

深圳地址: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五和大道星河WORDC座5F506

北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小关东里10号院润宇大厦2层

慧聪电子网微信公众号
慧聪电子网微信视频号

Copyright?2000-2020 hc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慧聪电子网    粤ICP备20211570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