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2年,全球芯片短缺的态势“戛然而止”,不过汽车似乎仍属“异类”。 据悉,意法半导体(ST)的L9369-TR是博世ESP(电子稳定程序)系统的一种核心芯片,其在7月底价格一片已经不到700元。不过,从去年9月份开始,该芯片很长一段时间的价格都在3500元的高位。
此前,车用MCU是“缺芯潮”和“涨价潮”的主要领域之一。然而,2022年车用MCU市场热也渐渐退潮。MCU成为继驱动IC、部分电源管理IC与CIS影像感测器后,又一面临大幅度砍单降价的关键芯片。
不过,相对一部分汽车芯片降价砍单,也有汽车芯片仍然是“一芯难求”。据DIGITIMES报道,在供应链的最新消息中,汽车的微控制单元和微处理器芯片需求依旧高涨,包括OSAT和封装材料在内的相关核心零部件供应商,至2023年已有明确的订单,但具体市场需求情况尚不明朗。
根据汽车行业数据预测公司AutoForecast Solutions(AFS)的数据,截至8月14日,由于芯片短缺,今年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量约为299.73万辆。该机构预测,到年底,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量将攀升至383.62万辆。据AFS统计,2021年,由于芯片短缺,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量约为1020万辆,仅中国就减产了198.2万辆。
可以说,目前汽车芯片市场正回归理性,但具体市场供需关系仍可以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
微控制单元、微处理器芯片需求依旧高涨
得益于智能电车的快速发展,以IGBT模块、功率集成模块和功率mosfet为主的功率半导体价值也在不断攀升,例如意法半导体提供的MCU芯片获得了大量车企的钟爱。据最新的供应链消息,部分领先的OSAT公司已经从全球IDM公司获得了未来两个季度的汽车MCU后端外包订单,且基本确定了2023年的订单项目,总体来说,发展势头相当迅猛。除了MCU的需求旺盛之外,IGBT模块同样不可小觑,据预测,至2025年,中国IGBT市场空间将达到601亿元,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不得不说,MCU芯片一直是智能电车“缺芯”的主力军。在智能电车中,为了实现多种功能与精准的控制,几乎每个模块或功能都需要MCU芯片,相较于传统汽车,例如宝马汽车的氛围灯中每隔20厘米有一个LED灯珠,而每颗灯珠都需要配备一个MCU负责调光,这仅仅只是整车中MCU应用的冰山一角。不难看出,MCU市场潜力巨大,且已经成为半导体厂商中竞争最激烈的赛道之一。
不过,由于今年上半年消费电子市场表现异常低迷,美国、日本和欧洲的IDM在商谈2023年下半年的MCU订单时相当谨慎,不排除减少订单的可能性。但总体来说,汽车的微控制单元和微处理器芯片在半导体各类项目最依然是最炙手可热的,目前也有不少国产厂商正常尝试进入这一领域,例如扬杰科技、捷捷微电和东微半导体等,其中东微半导体已经开始实现IGBT模块的小规模量产,接下来的市场竞争将会变得更加激烈。
结构性缺芯难缓解
有数据显示,按照芯片的终端用途来看,通信类(含智能手机)占31.5%,PC/平板占29.5%,工业/国防占13.9%,消费电子占13.5%,汽车电子占11.6%。
虽然个别天价芯片价格下滑,但作为与消费电子不同的晶圆线产品,汽车芯片市场的整体价格曲线与消费类电子不同,正在构成芯片市场的“一体两面”。
有车企采购负责人称:“去年我们经常要去现货市场寻找价格翻了很多倍的产品,不然产线就断了。但今年前几个月我们已经把全年订单按52周的交期全部下好了订单。”
对于今年的车规级芯片价格走势,应该分品类去看,很难一概而论。该车企采购负责人表示,“相较于年初,SOC(系统级芯片)类的汽车芯片比如高通的8155芯片,还有英伟达的AI芯片,这种高精度芯片,采购成本上没有太大变化,甚至有些芯片价格是往上走的,因为除了台积电,没有其他晶圆厂可以代工这类芯片,具有垄断优势;存储类芯片,从去年开始到现在,可以看到价格在向下,但三星和美光据说在收紧产能,那样明年的价格就不好预测,而存储芯片在域控成本中占很大比例;电源类芯片,目前缺得比较厉害,因为电器太多了,一辆新能源汽车要用数十个电源芯片,与之相关的开关类如场效晶体管(MOS管)价格也是居高不下。”
高端芯片仍待解决
不少行业人士指出,国内低端芯片的供给已不是问题,中端40纳米到55纳米制程内的芯片供给还会紧张一段时间,但在这个范围内已经出现了一些国产替代的产品,慢慢也会好起来。只有高端芯片市场还是一个大问题。
虽中低端芯片短缺有所缓解,但芯片作为全球化产业,受国内外形势的影响较大,高端芯片的“卡脖子”问题已经被讨论过很多次。各界普遍认为,攻克高端芯片从长远看至少需要数年的时间。
尽管如此,汽车领域人士仍更多对未来的芯片供应状况保持乐观。有专业人士判断认为,2022年下半年会逐渐趋于正常,目前看还是这样。现在有几个关键点:第一,疫情不会对整个产业链产生巨大的冲击了,不会再出现某个工厂因为疫情停产的问题;第二,国家之间的博弈不会影响到进出口,特别是进口,这是核心。
预计,今年年底到明年全球汽车芯片的供需就可以达到平衡的状态。不过,高端芯片仍然被国外厂商所垄断,而且这些厂商的扩张速度仍然无法跟上需求的上涨,而国内厂商短期内也无法取得技术上的突破。像智能驾驶芯片、依赖于高端的IGBT,以及高端的MCU等,仍将呈现缺货偏紧的市场态势。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