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投稿

借力车用IC 国产IC厂商或有超车机会

2017-06-20 09:38 来源:产业最前线 作者:

近年来,随着汽车性能、安全性、便利性与舒适性等要求的提高,汽车电子系统的高科技元素也在逐步增加。而在增加高科技元素的同时,却不经意间掀起了另一片领域的“刀光剑影”。只不过,这一次的主角不再是知名车企,而换成了车用IC企业。一起来了解!

车用IC或成第三大市场

过去几年中,当大部分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新能源汽车和无人驾驶领域时,全球汽车IC市场却悄然经历着非同寻常的变化。

借力车用IC 国产IC厂商或有超车机会

从2014年11.5%的增长,到2015年2.5%的下降,再到2016年10.8%的增长,全球车用IC市场正以年复合成长率11%的速度增长着。

今年随着DRAM、NANDFlashASP和汽车专用逻辑器件等价格的增长,以及半自驾和全自驾汽车技术不断发展、成熟与应用,汽车IC市场表现的愈加强劲,迎来了新一轮爆发。据知名调研机构ICInsights预测,今年很可能将实现22.4%的增长。

车用IC行业之所以会如此火爆,无非是因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汽车赋予了更多的功用,如:无人驾驶、主动泊车、安全性等等,而这些衔接和主动化的功能都依靠高功用的芯片来实现。除此以外,相较于已杀成一片红海的电脑行业,车用IC品设计无疑显得更稳定,生产周期也要更长。

而且,目前车用IC的市场规模虽不算大,但若按照增速来看,它的增速则是最快的。特别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汽车电子产品占成本比重更是达到60%以上。未来,随着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的普及,汽车很可能会成为仅次于通信和电脑之后的第三大IC市场。

英特尔高通争相入场引发争夺战

如今,越来越多汽车厂商正努力脱离传统机械制造商的刻板印象,转型聚焦于节能与智能,以追求更高的安全性与更佳的整体驾驶体验。所以,各种汽车应用对于高性能半导体元件的需求越来越多。

而ADAS、车联网和电动能源等前沿技术的突破,也为汽车电子细分市场带来了进一步的增长空间。因此,当传统IC应用领域成长愈发乏力的时,汽车行业反而增加了对车用IC的需求。

特别是无人驾驶汽车,其零部件上必定要嵌入可以被编程的芯片才能被可靠地控制。而随着整个汽车产业链的升级,与自动驾驶密切相关的各式传感器、导航芯片、车载计算机等其他零部件对芯片化的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未来,在信息通讯等IT科技融入上无疑还有更大上升空间。

因此,近年来,除了IT科技公司、传统汽车厂商瞄准智能汽车/无人驾驶汽车市场以外,传统汽车厂商的芯片供应商恩智浦、英飞凌、意法半导体、瑞萨也在积极参与。就连擅长计算和处理能力的英特尔、高通、英伟达等半导体企业也通过并购争相入场。

当欧美厂商正利用本身技能优势稳固其在国内领导地位时,日韩企也利用地域优势纷纷杀入我国。目前,LG在南京,松下在大连,三星在西安纷纷出资建厂争抢汽车事务。显然,从各国IC厂商的举动来看,智能/无人驾驶汽车领域已成其争夺的焦点。

国产IC厂商或迎来超车机会

一直以来,由于车用IC技术门槛高,我国起步较晚,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外行业巨头的天下,外来者鲜有机会进入。而专业人才缺乏等综合因素进一步造成我国车用IC出现了一直依赖进口的现状。

不过,近年来,我国政府正大力鼓励芯片自主研发。如“中国制造2025”利好政策、集成电路产业基金的成立、“中国芯”等概念的提出、以及芯片进口替代需求强烈等,这些都给产业界释放了强烈的信号。而这一轮产业变革的浪头,无疑给中国企业提供了一次良好的机会。

目前,国内厂商海思已连续中标奥迪、奔驰的车载模块项目,其在车用IC领域的实力已得到了证明。而大唐恩智浦成立三年来,一直高举“立足自主研发”的大旗,紧跟市场与客户需求,发力于汽车前装市场的车身电机驱动芯片方面,助力国内日益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而随着本地车用IC业者的技术越来越精良,部分中国从业者已开始进军包括先进驾驶辅助系统中的停车辅助、资通讯娱乐系统等对品质与可靠性要求较低的应用市场。

未来,在业界同行的共同努力下,通过跨界合作、经验分享、核心技术创新,中国在车用IC领域的“弯道超车”很可能会成为现实。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

热门作者

东方

简介: 天马行空的文字之旅。

邮箱: liutingting03@hczyw.com

简介: 保持期待,奔赴山海。

邮箱: zhuangjiaxin@hczyw.com

松月

简介: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邮箱: wuxiaqing@hczyw.com

合作咨询:15889679808               媒体咨询:13650668942

广州地址: 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745号紫园商务大厦19楼

深圳地址: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五和大道星河WORDC座5F506

北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小关东里10号院润宇大厦2层

慧聪电子网微信公众号
慧聪电子网微信视频号

Copyright?2000-2020 hc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慧聪电子网    粤ICP备20211570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