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科技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持续走热,逐渐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迎来新一轮的变革大潮。目前,视觉、语音、自动驾驶以及无人零售在人工智能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
2017年11月17日,专注于人工智能未来技术和解决方案落地应用场景的高工智能在深圳举办2017GGAI高工人工智能高峰论坛。峰会邀请到了30多家人工智能及视觉、语音、自动驾驶、零售、教育、云计算、AI芯片等应用领域的创新企业,包括地平线、商汤、旷视、思必驰、云知声、禾多、威马汽车、甘来、零号元素等代表分享未来AI应用场景发展趋势。
AI视觉要落地真实场景
随着苹果手机FaceID(人脸识别)的功能开始成为新款手机的标配,预计到2018年,FaceID技术将应用于整个苹果手机生产线,传统的指纹识别功能将被取消。其中,深度学习算法助力语音识别、视觉技术快速提升,而这些AI视觉应用技术的背后则是深度学习芯片与计算平台的支持。
作为国内极具影响力的芯片企业,地平线业务副总裁张永谦提出:AI芯片,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落地。基于中国长期依赖进口芯片的现状,他说道,中国需要AI芯片,而AI更需要专用的“端”+云处理器。
在AI视觉领域深有造诣的商汤科技执行研发总监林倞说道:“我可以非常自豪地说,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人工智能是从中国开始,也是从商汤开始。”他提出,商汤科技注重AI视觉应用场景以及算法,然后是SDK组件、基础架构、系统开发等,通过复杂的闭合链辐射到产业中去。
而AI视觉的另一巨头旷视科技副总裁谢忆楠则提出:“在人工智能道路上我们做两件事:技术信仰和价值务实。技术信仰是AI公司的必要条件;价值务实的意思就是说,作为一家AI公司,要真实走到场景里面,了解客户的需求是什么。”
智慧生活从语音开始
近年来,内置智能语音助手家电类等消费级产品覆盖多个领域,例如惠而浦、LG等家电厂商的洗衣机、电冰箱、电烤箱等家用电器,随着深度学习算法的快速发展,智能语音助手俨然成为诸多智能产品的核心配置。
提到语音交互行业的主要矛盾,思必驰VP赵恒艺表态:“主要矛盾是不能快速解决用户和产品迭代的需求,缺少技术提供商。”而思必驰新推出的DUI平台凭靠全链路定制、核心识别、全方位系统等优势能够化解这些矛盾。
语音识别需求是充当智能化管理个人和生活的助理角色。云知声联合创始人康恒说道:“从技术角度来看,一个完整的语音交互系统,不仅仅是语音那么简单,它包含了技术架构上的硬件、软件能力以及硬件和软件相结合的能力,在云端上能够呈现出各种各样的服务,才能真正打造智慧生活。”
自动驾驶的技术分析
在“人工智能时代”大风口下,自动驾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今年Intel以153亿美金的价格收购Mobileye更是将其热度进一步提升。除了电动车大厂特斯拉之外,近年来大众、宝马、苹果、谷歌等知名汽车和科技巨头都相继推出搭载AI黑科技的自动驾驶汽车,一时间内自动驾驶领域热闹非凡。
自动驾驶的普及对产业结构、经济格局的影响极其深远,其生态中的每个子产业都可能在未来10年内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自动驾驶将带来更加安全、高效、经济的生活体验。易成自动驾驶CTO郭烽分析了汽车行业的三大趋势,其中最突出的便是智能化,汽车价值将从硬件为主转换为以软件为主。
庞大的汽车工业,面临着以人工智能为依托的自动驾驶技术改造现状。毫米波、激光雷达等技术被广泛应用在自动驾驶上。目前77GHZ的车载毫米波是较为主流的技术,而在信号处理和数据处理等性能上和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纳雷科技CEO周坤明表明:“如何突破77GHZ,应用是关键。围绕消费者体验,做到可靠性、高精度、多场景应用是突破的难点。”
人工智能引爆无人零售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日趋成熟,无人便利店的诞生,让不少传统零售行业人士陷入恐慌。分布在街头巷尾的无人便利店是AI+新零售的主要应用场景之一。先打响“无人便利店”概念的是亚马逊——2016年12月推出AmazonGo无人零售商店,它的推出对国内外企业在零售新业态的探索具有一定影响。
对于零售业而言,一般由人流、物流、现金流三个维度组成,如何在零售业运用好AI技术是核心问题。当零售业应用AI技术时,除了原本的三个流以外,还有数据流。甘来科技的联合创始人曹文斌表示:“如果AI技术仅仅作为数据采集工具,我觉得还不能撼动一个行业,或带来巨大的驱动力。只有当我们利用好技术,才能切实帮助零售业解决问题”目在零售业中应用AI技术还具有一定的难度,除了成本的上涨,还有难以实现的附加值。“所以我觉得现在零售业使用AI还处在初期阶段,真正的AI技术带来产业的变革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深兰科技CEO陈海波说到:“零售的AI升级有几个方面:一个是零售需要大脑,需要记忆和思考;另外是深度学习,自动识别消费者购买的物品,自动结账等。”利用好AI才能让零售业在快速变化的科技时代获取新的突破。
目前,随着科技、制造等巨头公司纷纷布局加入,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部分核心领域相关技术实现重要突破,中国有望实现弯道超车。未来是人工智能的时代,而未来市场是属于能够把握人工智能的企业。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