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投稿

美日半导体产线回迁的梦醒时分

2020-04-15 10:26 来源:与非网 作者:

人质疑2020会是异常艰难的一年,也没人会预料到全球化的美丽头衔也可能在此节点,分崩离析,而半导体行业首当其冲。

美日释放产线回迁信号

美日半导体产线回迁的梦醒时分

图源|AAP KINEWS'sYoutubeChannel

近日,据媒体报道,日本政府计划斥资2435亿日元(约195亿元人民币),将在华生产线回迁至国内。其中,235亿日元(15亿元人名币)将用户日本企业生产线在东南亚以及非洲的重新选址与落地。

虽然这并非是“去中 国化”声音的首 次出现,但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下,全球产业链出现数个断层。以半导体产业链为例,马尼拉在三月时宣布封城,而在此设厂的三星电机与村田等全球MLCC知名企业,产能均受到影响。直接推动政府层面将加强产业链控制提上日程。

与日本有同样想法的还有美国。近日,美国半导体行业执行官TerryDaly发文表示,由于新冠疫情暴露出呼吸机等医疗器械生产的短板,反思美国半导体产业,其实也面临类似的产能问题。

目前,美国本土同属于IDM(IntegratedDeviceManufactures)的大厂英特尔、德州仪器与美光,均仅承载自有品牌的半导体等元器件生产,并未开展代工业务,而总部位于美国的晶圆代工厂商GlobalFoundries与TowerJazz,在制程方面与台积电相比差距明显;此外,美国本土唯一商业封测厂商AMKOR的产线也未在国内。

与之对应的是,高通、AMD与赛灵思等IC设计厂商的订单基本上均流向台积电与韩国三星电子。Terry并未指明从中 国撤出美国半导体产线,但提及诸如钴、镓、钨和锗等稀土核心材料,超过80%的产能来自于中 国。

对此,除了呼吁美国政府提供专项资金,协助半导体产业回迁外,Terry谏言,美国政府还需提供足够的税收等利好措施,吸引台积电与三星在美国建厂。最后,针对华为与中兴的出口禁令,需要被取消,以保证美国厂商获得足够的订单与市场。

Terry透露,目前美国本土的半导体供应可满足国家安全层面的需求,但如果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势必将影响工业级别的供应。短期内,芯片设计厂商可调整设计策略,以适应英特尔等IDM厂商的生产标准与流程,保证部分产能。但本土晶圆代工产线的构建需要至少两年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早前台媒报导称台积电正在考虑在美国设立晶圆代工厂,用于生产2nm制程工艺的产品。对此,台积电表示,赴美设厂还在评估中,并无新进展,目前尚无具体计划,一切将依客户需求考量。

回迁可能仅为美好愿景

日本与美国相继释放产业链回迁的信号,结合疫情发生的时间节点,是数次喊话后的势在必行还是虚张声势,以增加谈判主动权?与非网记者采访数位行业资深用户,大部分对回迁的具体实施持怀疑与观望态度。

首先,用户SongWei(化名)认为,正如中 国早前推行来料加工策略,面对两头(原料与市场)在外的窘境,如果美国与日本选择回迁半导体产线,也将面临同样的难题。市场与供应链均在中 国,势必导致成本飞涨,最终结果则是市场份额的进一步流失。

美日半导体产线回迁的梦醒时分

图源|ElectronicTutorial

其实,国外政策环境与生态方面,用户忒思(化名)表示,美国奥巴马政府期间便已开始释放类似信号。目前来看,涉及医疗与国防等战略性的产线可能会被拉回,但整个行业的回迁需要考量生态时间与成本的问题,是国家与企业利益之间的角逐,并不太可能马上落地。

另外,用户雷炅(化名)补充道,即使回迁,产线也极有可能落地至周边地区与国家,美国可能放在拉美,而欧洲有可能迁至中东或土耳其。

最后,产线回迁面临的最大痛点可能是优质人力的短缺,用户刘宇(化名)认为,结合波音公司目前在美国本土无法招聘到合适工人的现实,可推断熟练的产业工人、高效的物流以及便捷完善的基础设施,美国花了数十年将产业链外迁,重启之路并不那么容易。

中 国国产替代化再提速

如果美国与日本是这场去全球化大戏中的唯二参与者的话,那么戏剧张力则注定无法被推向顶点。好在中 国也在另一个维度,被推向中心位置。国外疫情的持续蔓延,依赖国外供应链的公司面临严峻挑战,客观上也促进国产替代的加速。

对此,用户忒思对此持相同观点,据其分析,芯片设计本身不是制约国产芯片的主要因素,而工艺,精度,基础材料才是目前国产芯片行业的瓶颈。除了主控CPU,ARM等之外,目前国内光刻28nm基本可以解决。

因此,他认为,国外越是想在芯片行业摆脱中 国市场,那么中 国芯片崛起的速度越会加速落地,毕竟华为已经做出了标杆式的案例。

具体到本土厂商,近期动作频频:由华卓精科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发,国产首台干式双工件台完成测试(注:工件台是光刻机产品平台的核心主体);

美日半导体产线回迁的梦醒时分

图源|芯思想

中芯国际宣布在2020年底将量产N+1(7纳米),成本较目前市场上7纳米低10%。这是继2019年第四季度量产14纳米后,中芯国际的技术研发的再一次重大突破。此外,SongWei补充道,物联网操作系统厂商RT-Thread睿赛德,近期举行的应用创新大赛,提供的均为国产芯片开发板。

而来到5G节点,此次中 国果断管控国内疫情,会加速涉及民生行业的5G应用的起步,从阿里、华为、腾讯在疫情中的反应,可推测出未来5G来临的庞大市场变革。

写在最后

资本时代,哪里有钱,有培养发财的成熟市场,哪里就会有科技吸附效应。何况中 国经济稳定和,政治稳定,环境安全,很多因素都会成为中 国手中绝无 仅有的牌。

而对于疫情下全球化大有被打破的趋势,之于本土半导体产业有怎样的机遇与挑战,也请留言分享。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

热门作者

东方

简介: 天马行空的文字之旅。

邮箱: liutingting03@hczyw.com

简介: 保持期待,奔赴山海。

邮箱: zhuangjiaxin@hczyw.com

松月

简介: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邮箱: wuxiaqing@hczyw.com

合作咨询:15889679808               媒体咨询:13650668942

广州地址: 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745号紫园商务大厦19楼

深圳地址: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五和大道星河WORDC座5F506

北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小关东里10号院润宇大厦2层

慧聪电子网微信公众号
慧聪电子网微信视频号

Copyright?2000-2020 hc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慧聪电子网    粤ICP备20211570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