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投稿

供应链奔溃+巨头相继停产,汽车芯片还能出现转机吗?

2021-08-31 08:37 来源:慧聪电子网 作者:亓

供应链奔溃+巨头相继停产,汽车芯片还能出现转机吗?

图源:pixabay

从默默无闻到卡住众多汽车巨头的脖子,小小汽车芯片只需一场芯片慌。

自缺芯以来,汽车芯片是最早也是陷入泥潭最深的领域之一。近段时间以来,受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疫情反弹的影响,全球芯片供应短缺进一步加剧。全球包括丰田、大众、宝马、奥迪、通用、福特在内等多家巨头车企相继宣布停产减产。

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Bosch)在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随着全球范围内汽车到消费电子等领域对芯片需求的激增,加之疫情、自然灾害等因素导致芯片持续短缺,在过去一年中,供应链出现断裂。前有山后有虎,短时间内汽车的缺芯之痛难以恢复。

尽管业界消息持续低迷,但从我国近年来对汽车芯片的举措以及对市场稳定给予的有力支撑来看,全球汽车芯片短缺热度高居不下或将倒逼国内企业迸发出活力,加速构建自主稳定的中国芯片网。

汽车芯片的缺芯之路三大主因

车企缺乏备货意识

去年底疫情临门一脚,打乱了整个汽车行业的节奏。汽车芯片相比于手机芯片,供货周期较长的。大部分车企对于下半年的汽车需求强劲回升并无预期。

库存消耗,新订单急速增加下,疫情带来的消费电子大热,当汽车厂商感受市场回暖,想要提高单量,大部分晶圆代工厂28纳米以上的产能已消费电子产品预订占满,对汽车芯片形成挤压。

在汽车缺芯后,芯片厂商的扩建行为也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尽管台积电、英特尔、三星等企业上调资本预算,开动生产线,力争扩大产能。但远水治不了近渴,从产能上看, 建厂周期要至少两年时间,车规芯片主要通过现有产能的供需调配,新建产能迅速提升供给量短时间内难以实现。

汽车智能化升级加大芯片用量

近年来,汽车智能化发展稳步提速,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对性能的需求随之增长,汽车芯片迎来难得一遇的变革期。

就此次缺货潮的紧俏货MCU来说,作为汽车的微控制单元,MCU可理解为各类分散设备的“小脑”,用以实现分管座位调节、空调、动力等不同功能。传统汽车单辆MCU芯片用量约70颗以上,而智能汽车用量超300颗,芯片需求翻了几番。

同时,本次缺芯包括50%的底盘系统所需零部件,部分模块的缺芯不至于导致车企停产,例如像通信、仪表、导航摄像头等,但在很多环节缺少一颗芯片,都会导致无法继续生产。受到“缺芯”市场形势影响,各大车厂争抢MCU,导致很多汽车厂商所需的MCU配不齐。如起到防侧滑作用ESP(电子稳定控制系统),因其MCU极度缺货,导致车企不得不面临停产,变相加重供应不足。

疫情,自然灾害频发

汽车芯片短缺,8英寸晶圆产能持续吃紧、市场恐慌性囤货等多状况夹杂下,日本的地震、德州的暴风雪、中国台湾岛内的缺水,加之海外部分地区急速扩散的疫情,一波未平,多轮风波共起,导致芯片厂本身紧俏的产能一再缩减。

近日,博世中国副总裁徐大全发布一条朋友圈并表示某半导体芯片供应商位于马来西亚麻坡Muar的工厂受新冠疫情影响较大,工厂3000多名员工中出现上百名确诊新冠,不幸病故的员工已有20多名,当地政府不得不勒令其关闭部分生产线至8月21日。

博世ESP/IPB、VCU、TCU等系统的芯片供应造成直接影响,预计8月后续,芯片将基本处于断供状态。此外,博世中国副总裁徐大全还配图在朋友圈调侃想带着领导“跳楼”,字里行间得以窥见厂商对疫情导致的汽车芯片供应紧缺的无奈和绝望。

全球汽车缺芯加剧,多家厂商停产

近期,马来西亚等海外部分地区的疫情变化,芯片工厂屡传生产运营受限,全球汽车厂商面临着市场供应不足。多家车企认为,未来几个月生产将会受到影响且生产的不确定性将会持续。

丰田:作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品牌的丰田,8月2日至6日,位于日本爱知县丰田市的丰田汽车高冈工厂部分产线停产5天;8月19日,由于芯片短缺,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再因芯片短缺而暂停部分产线生产;消息称,9月丰田计划将全球产量削减40%,预计全球减产规模达到约36万辆(日本国内约14万辆、海外约22万辆)。

通用汽车:因芯片短缺通用汽车关闭北美几家工厂,停产高利润皮卡车型,旗下雪佛兰SILVERADO、GMC SIERRA的生产也同步受限。

大众:继丰田大规模减产后,大众也表示沃尔夫斯堡工厂艰难重启,8月23日-27日将只开设一个班次;旗下奥迪品牌位于德国的两座工厂将夏休时间延长一周。

伏尔加:8月19日,俄罗斯著名汽车制造商伏尔加汽车厂宣布缺乏汽车电子元件,位于陶里亚蒂工厂的三条汽车生产线自8月23日起暂停生产。

福特:8月福特向美国地区预订野马系列 Mach-E 纯电动汽车的车主发送电子邮件称,因部分芯片供不应求,新车交付时间将至少推迟 6 周,一旦得到所需芯片,福特将立即通知用户;因芯片相关零件短缺,福特决定暂时关闭生产F-150车型的堪萨斯城工厂。

此前,雷诺三星汽车公司表示,由于汽车芯片短缺,将关闭其位于东南部港口城市釜山的工厂,暂定为其两天的生产。

减产的汽车厂家仍在不断增加,汽车芯片交期也从原本6-9周逐渐拉长至 26.5 周。据海外机构AutoForecast Solutions表示,截至8月9日,全球范围内因芯片短缺导致的汽车产量损失已达585.3万辆,其中北美和欧洲地区损失最大,分别为187.4万辆和174.6万辆;其次是中国,达112.2万辆。2021年全球全年汽车产量最终损失或将上升到700万辆。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市面上已无芯片现货,芯片短缺对国内汽车的影响将持续到明年春季。

国内研发加速、验证迎来利好

在全球近500亿的汽车芯片市场规模中,中国仅占4.5%,车规级MCU芯片国产化率不足5%。全球汽车芯片短缺加速了国内厂商车规级芯片的研发进程。近年来,多部门相继颁布对口政策以引导和支持汽车芯片发展。

2017年4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颁布《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就针对产业短板,支持优势企业,开展政产学研用联合攻关,重点突破动力电池,车用传感器、车载芯片、电控系统等工程化、产业化瓶颈,鼓励发展模块化工货等先进模式以及高附加值,知识密集型等高端零部件;

同年,在《“工业强基IGBT器件一条龙应用计划”》针对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重点支持芯片制造、模块生产、IDM、上游材料,生产制造设备等环节,促进产业发展。

2020年9月,中国汽车芯片创新联盟在京成立;11月的新能源车发展规划明确指出,推动车规级芯片,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和产品作为重要一环。

在推进产能提升、技术发展的同时,维持供需渠道的畅通和有序也是当前缓解缺芯问题一项重要任务。国家市场监管总局8月3日发布消息称,将对涉嫌哄抬价格的汽车芯片经销企业进行立案调查,并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严厉查处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政府重拳出击,既维护了当下的市场秩序,也对恶意囤货、炒货行为威慑性作用。

在国产车规级MCU上,目前国产企业包括兆易创新、芯旺微、杰发科技、比亚迪半导体、极海半导体、等企业在大面积的缺芯情况下频频传来好消息,迎来国产MCU发展车用市场的好机会。车规级芯片的验证周期比较长,国内芯片要真正进入产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芯片短缺给为国内芯片厂商提供了进入整车厂商验证的机会。

总结

从产业链产能紧张带来的芯片涨价到厂商扩产以及汽车厂家调整汽车产量以应对芯片短缺一系列的举措来看,汽车缺芯状况依旧持续。

研讯社认为,在供给和恐慌心态改善后,市场逐渐回归理性,汽车芯片的供需矛盾将快速缓解。整个汽车行业将在三季度开始进入新一轮补库存周期,下半年汽车销量也有望迎来环比改善,预计全年销量将同比增长10%左右。

当下我国自主芯片综合性能已经在一些领域实现技术攻关,站在全球缺芯的风口,国内企业有望加速验证,推动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化高效前行。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

热门作者

东方

简介: 天马行空的文字之旅。

邮箱: liutingting03@hczyw.com

简介: 保持期待,奔赴山海。

邮箱: zhuangjiaxin@hczyw.com

松月

简介: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邮箱: wuxiaqing@hczyw.com

合作咨询:15889679808               媒体咨询:13650668942

广州地址: 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745号紫园商务大厦19楼

深圳地址: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五和大道星河WORDC座5F506

北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小关东里10号院润宇大厦2层

慧聪电子网微信公众号
慧聪电子网微信视频号

Copyright?2000-2020 hc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慧聪电子网    粤ICP备20211570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