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学霸君在完成1亿美元C轮融资后,宣布推出智能教育机器人,并宣布将于6月与高三学子共赴2017年高考。学霸君自主研发的智能教育机器人Aidam将于6月7日高考当天数学考试结束后,首次与数名高考状元同台PK,做完2017年高考数学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在内的整张试卷,并按照评分标准得出最终成绩。
学霸君的智能高考机器人是一个以深度学习、专家系统和自然语言理解为核心的系统,其核心在于通过学习人类的编程逻辑,熟悉人类思考和学习的方式,进而掌握解题方法。自2012年开始,学霸君就开始累计数据,其整个技术团队人员多达200多位。
据学霸君研发副总裁陈锐锋介绍,学霸君的智能教育机器人的解题过程分为三步,一,从自然语言到形式语言。二,做解题。三,从形式语言往自然语言去转化。就完成一个解题的过程。
据学霸君CEO张凯磊介绍,「我们自己在超链路神经网络使用的时候发现它对于记忆题目使用的步骤跟逻辑是有价值跟效果的,发现这个问题之后才开始大规模的在代数体系跟解析体系中训练神经网络来解题的。中学数学有七个大分支,针对概率、几何等分支特征设计出不同的模型。整个机器人背后藏着7—8种引擎。其系统每天大概做40—50万道题目,以此进行自我每天训练。」
做高考机器人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解题。张凯磊说,「做智能教育机器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为了做自动批改。首先采集所有的学生学习行为数据,并进行数字化处理。然后依靠深度学习的技术,像人一样把一道题目一步一步的推理出来。」
张凯磊认为,自动批改最大的价值是个性化教育。未来的学习场景将是,每个孩子的作业都是不同的,都是针对孩子学习能力和表现个性化定制出来的。
人工智能知道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进度和学习意愿。学生会的东西不会再出现;不会的东西,机器则会一直提醒,直到学会为止。这样,每个学生看到的内容、做的习题都是量身定制的。另外,通过人工智能,老师对每一个学生的了解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深入。因为人工智能将会在最短的时间里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给老师,老师可以直接读取,而不会因为学生太多顾不过来。
干掉学区房,这是学霸君CEO张凯磊的一句玩笑式的话,也侧面凸显了国内当下教育机会不平等的状况。学霸君做智能教育机器人,也是看到了这一社会问题及其中暗藏的市场。而学霸君的核心竞争力是用技术力量推导提升教育效率,并将这个技术转化为商业产品。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