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印度宣布提高手机进口税率 苹果最受伤
据国外媒体报道,印度政府一份声明宣布,印度已经对数十种电子产品上调了进口税,这些电子产品包括手机和电视机。此举旨在遏制来自国外的产品供给,提升国内产业。
印度目前智能手机市场规模达100亿美元,苹果在这里的营收增长正在放慢。此时印度政府将手机进口税率从10%上调至15%,这将让包括iPhone大多数款型在内的手机进口成本被拉升。
2.又一大国重器 中国芯片高端装备再添利器
日前,中电科电子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科装备)传来好消息,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中束流离子注入机在中芯国际大生产线上稳定流片逾200万,首台200mm CMP设备实现了销售。这是电科装备承担“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科技重大专项所取得重大成果的缩影。
3.东芝芯片出售能否获中国批准:SK海力士角色是关键
据彭博社北京时间12月18日报道,知情人士称,中国已经启动了对东芝公司出售存储芯片业务的审查,商务部反垄断官员对SK海力士公司在这笔交易中扮演的角色感到担心。
SK海力士
知情人士称,中国商务部官员正在研究:如果东芝芯片出售交易推进下去,SK海力士可能会获得相当大的东芝芯片业务股份。东芝可能需要提供一些补救措施,以便安抚中国商务部使其相信这笔交易不会伤害竞争。中国商务部可能会对东芝芯片出售交易附加额外条件。
4.我国科学家研制出柔性可穿戴太阳能电池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的研究团队近日成功研制了蜂巢状纳米支架,据此制备的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具有优异的耐弯折性,可广泛应用于各类可穿戴器件。
柔性可穿戴电子是未来电子元器件发展的热点方向,电源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电源对可穿戴电子的户外使用性、大面积贴合性和安全性有较大限制。
中科院化学所绿色印刷院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宋延林课题组通过纳米组装—印刷方式制备了蜂巢状纳米支架,可作为力学缓冲层和光学谐振腔,从而大幅提高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和力学稳定性。
5.联发科携手台湾工研院发布5G关键技术LWA
工研院与联发科技携手研发5G通讯技术有成,双方从2015年开始合作,结合创新技术研发能力与全球芯片设计领导力的优势,从最基础的技术研发、5G测试场域及关键标准专利布局上都有重要突破。
现阶段,双方合作已开发出可提高网络传输带宽的LWA(LTE/Wi-Fi Link Aggregation)技术、可解决高频传输限制的38/39GHz毫米波高频段接取技术,以及可支持小基站传输能力的MUST(Multi-User Superposition Transmission)技术。
6.自动驾驶汽车可在北京申请临时上路 但要配备司机
12月18日,北京市交通委发布了指导文件规范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根据新规,在中国境内注册的独立法人单位,可申请自动驾驶车辆临时上路行驶。自动驾驶车辆须具备自动、人工两种驾驶模式,可在两种模式间随时切换。上路测试期间,车辆属于“有人驾驶”状态,特殊或紧急情况下,由测试驾驶员接管测试车辆进行驾驶操作。上路后,测试单位必须购买交通事故责任保险或赔偿保函。据介绍,交通管理部门将推出第一批可用于自动驾驶的测试道路。
7.我国将加快智能家庭服务机器人研发应用
从工信部获悉,工信部将在今后三年大力推进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和标志性产品取得重大突破,智能家庭服务机器人是重点。
到2020年,智能家庭服务机器人实现批量生产及应用,医疗康复、助老助残等机器人实现样机生产。
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司长谢少锋表示,将智能家庭服务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应用的突破口,就是以需求为牵引,用市场倒逼产业加速发展。
8.士兰微与厦门海沧区人民政府战略合作
12月18日,厦门市海沧区人民政府与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在厦门共同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按协议约定,项目总投资220亿元,规划建设两条12英寸特色工艺芯片生产线及一条先进化合物半导体器件生产线。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