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样性的电子元器件采购市场中,价格,往往是采购商在采购过程中占比较大的考虑因素。除了价格以外,产品质量、交货期、供应能力、渠道也成为影响采购商选择供应商的考量要素。
近年来,电子行业供应链逐渐变得透明,市场格局也逐渐呈现两极分化。目前元器件市场存在两大分销模式:1.独立分销商(无授权);2.授权分销商(授权)。授权与否,多大程度上影响客户的采购意愿?首先我们来分析这两者之间各自的优势和劣势。
几大分销模式
填补市场空白 独立分销灵活响应显独特
作为采购市场的重要渠道之一,“独立分销商”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市场空白,并且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独立分销商”即非授权分销商,以小批量供应为主,没有特定的服务对象和服务模式,通常根据客户的需求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采购。其最大的特点在于服务灵活,响应速度快。
基于这种服务模式,在为原厂处理库存和厂商寻找短缺物料方面,体现“独立分销商”的价值,这种平衡供需的特性也正是其生存基础。此外,“独立分销商”对于产品的渠道来源及定价拥有很大的自主裁定权,具有代表性的“独立分销商”有Fusion Worldwide、领时国际(已被AmericaII收购)等。
然而,物料来源的多样性使得“独立分销商”难以长期保证产品的质量。在什么情况下,采购商仍然还会选择“独立分销商”进行采购呢?这得益于其在库存和利润两大方面存在优势:
1.在库存管理上。“独立分销商”能够供应各种品牌的电子元器件,这种灵活的方式可以使其通过渠道接触到包括元器件原厂、OEM/CEM多余库存或其他分销商在内的全球供应链的库存,“独立分销商”的用户能够获得更多的物料获取机会;
2.在利润方面。对授权代理商来说,如果客户提出降价要求,通常需要与原厂商谈判。但”独立分销商”却能够完全能够根据自己的成本和定单的具体情况决定利润空间。
紧握质量命脉 授权分销渠道服务获青睐
除了“独立分销商”以外,“授权分销商”同样占据着采购渠道的重要位置。最初,市场上呈现出“独立分销商”和“授权分销商”各分天下的局面。“授权分销商”是指100%直接从原厂拿货,产品来源及质量安全可靠,以期货、技术支持配合金融(账期)为主要服务,市场上较为杰出的“授权分销商”代表有艾睿、安富利、大联大等。对于采购方来说,经过原厂授权代理的分销商具备渠道追溯,有能力为用户提供稳定、可靠的正品,即有质量保证。
但随着近几年各大代理商动作不断,从TTI和Mouser的合作、力源商城的成立,再到提供小批量目录分销和样品服务的唯样商城的快速崛起,以及Arrow推出针对小批量和人民币支付的平台arrow.cn。“独立分销商”和“授权分销商”之间的天平发生了变化,“目录授权分销商”迎合市场需求异军突起,成为当下炙手可热的采购渠道,使得“授权分销商”的市场比重远超“独立分销商”。
“目录授权分销商”是指在“授权分销商”中,以产品目录方式,小批量供应为主,通过现货,拥有快速交付能力的“授权分销商”。随着电子商务的出现,许多“目录授权分销商”已不再发布纸质目录,而是让工程师、采购商们通过网站在线目录进行检索、购买。“目录授权分销商”的杰出代表有国内的唯样商城,国外的贸泽、Digi-Key等。
目前,国内本土“授权分销商”数以千计,但线上“目录授权分销商”不多。其中,唯样商城经过短短几年发展规模迅速扩大,以其独特的竞争优势抢占市场份额。据了解,唯样商城目前拥有35000平方米的物流仓储基地、先进的自动化仓储设备和专业化的采购、客服队伍,产品型号数据超过1000万种,已与300多家行业知名原厂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在保证库存和质量之外,还具备依托大数据分析提供信息数据服务的专业能力。
“目录授权分销商”是“授权分销商”销售渠道下沉的表现,既有“授权分销商”产品来源及质量安全可靠的特点,同时又具备“独立分销商”灵活,响应速度快的特质,现货库存加上先进的智能化仓储系统,满足各种小批量、多样化的用户需求。
作为供应链上的关键一环,也是分外重要的供应渠道,“授权分销商”历经多年发展,逐渐成为国内分销渠道的主体,获得了大量用户的青睐。为何“授权分销商”要做小批量服务模式即“目录授权分销商”?主要有以下两大原因:
1.假货翻新问题,采购成本居高不下
“假货问题”从商业到军事的各个垂直行业、从无源到半导体的各种元件都存在,尤其是面临停产或分配风险的产品中更加常见。就去年电阻电容缺货暴涨的节点来看,元器件假冒现象层出不穷。而“假冒元器件”给采购商带来的负面影响,代价可能很高。“假冒元器件”即便在刚开始能够正常工作,其使用生命周期也可能比较短,从而影响产品的后期功能,最终损害品牌口碑,降低客户的满意度。
此外,质优且高效的运营模式也为“授权分销商”带来了相应的责任和成本,对于中小型企业和科研机构及电子爱好者的种类多数量少的需求来说,价格偏高;
2.授权分销商市场变化
随着销售渠道下沉,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政策兴起,在智能硬件、AI、物联网等领域不断出现黑马及新独角兽。如创新中心“深圳”出现了大疆、优必选等新领域的独角兽,使得“授权分销商”愿意花更高的成本来服务中小微客户、创客及研发前期的用户需求。
由此可见,“目录授权分销商”顺应市场趋势,弥补了“独立分销商”和“授权分销商”的市场空白需求,迅速抢占市场份额,成为采购商的主流采购渠道之一。
通过以上授权与非授权的采购渠道优劣分析来看,“授权分销商”具备长期供货以及质量的保证,而“独立分销商”在价格和物料类型上更加具备灵活性。授权与非授权渠道各占优势,各有千秋。对采购商来说,更重要的或许是在授权和无授权中,能够解决和平衡自己的采购需求,才是重中之重。
在选择采购渠道时,不少网友纷纷表示:
剑客侠:“我通常会选择目录授权分销商,能够满足我小批量采购的快速需求……”
莫扶苏:“看情况而定吧,这几大采购渠道都会用到……”
天空一抹蓝:“挺看好独立分销商的发展,感觉采购过程更自由没那么多规则……”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你是采购商,你会选择授权还是非授权的采购渠道呢?参与话题投票,亮出你的选择!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