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我们注意到有关华为的两个热点,引发了对“海思回归”的思考。
第一个,近日,美国政府在毫无依据的情况下断定中芯国际是华为Mate 60 7nm芯片的供应商,切断了中芯国际南部工厂供应链。
第二,美国芯片巨头英伟达在本周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中,在包含AI芯片等多个类别中,首度将华为认定为“最大竞争对手”,并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表达了对华为公司及其在全球芯片技术领域的地位给予了高度评价。
从这两件事情中,我们可以看到两点:
①“海思回归”对美国造成了威胁,美国将可能会采用更多手段来围堵包括华为海思、中芯国际在内的更多中国科技企业,试图阻止中国科技发展。
②经历过往三年多的围堵,华为没有倒下且绝地反击,其逆境下焕发的强韧生命力让英伟达等竞争对手不容忽视。英伟达将华为列为“头号威胁”,这无疑标志着中美科技竞争将全面升级为“无死角”对抗,中美科技竞争白热化。
01
龙年新启,美国为何那么着急“围堵”华为?
2024年1月1日,华为海思发布了一则新年的宣传海报:“万象芯生”!
我想,沉寂已久的海思半导体,蓄力万千,再次进入公众的视野时,对中国科技领域而言是万象芯生,也是万象新生。
几个月前,华为发布了搭载海思自研麒麟9000s处理器的华为Mate60 Pro新款智能手机,成功打破美方在芯片领域垄断地位。随着华为Mate 60系列手机的火热销售,华为重新回到全球高端智能手机销量排名前五榜单,重塑全球智能手机竞争格局。
此外,机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第四季度,华为手机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同比暴增79.3%,苹果则下跌10.6%。
最近有消息称华为P70 系列、小折叠屏、华为Mate70系列等手机将于今年陆续发布,麒麟5G将全盘回归。不难预测,华为在2024年将继续冲击苹果在中国市场的份额。
除了手机业务复苏,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布局进一步提速。
最新数据显示,华为全力打造的“界”系列样本产品——AITO问界在2024年首月销量爆发。数据显示,问界全系1月交付新车32973万辆,环比增长34.76%,成为中国汽车市场新势力品牌月销量冠军。
在问界品牌锋芒初露光环下,华为旗下一系列“界”也正蓄势待发。华为与奇瑞合作的“智界”已经发布首款车型智界S7,目前正在等待交付;而据产业链消息,华为与北汽合作的“享界”,首款车型可能于4月北京车展前发布;华为与江淮合作的“傲界”,已有数款车型在研,预期最快年内就会推出首款车……
曾经的海思在2006年就研发了视频编码解码芯片杀入安防领域,在被制裁前的巅峰时期,更是占据了全球安防监控领域的90%份额。
近期,业内人士称,海思安防业务开始复苏,正陆续出货中国制造的监控摄像头芯片,这是华为设法规避美国长达四年的出口管制的一个新迹象。
整体看来,海思将在2024年全力以赴,搭载纯血鸿蒙系统,开始手机、平板、PC、折叠屏、车机、穿戴等多个领域展开全方位的精准打击,一系列业务正不断回归、复苏。
回归过往,在手机领域,华为海思直接竞争苹果、高通;在影像领域,华为海思打破了Sony的垄断地位;在汽车芯片领域,华为海思更是挑战英伟达的霸主地位。
海思,一颗半导体领域的明珠,美国如何不怕?
突破层层围堵,华为海思挣脱美国对技术垄断的“掌控”,又在各种前沿技术领域“晃悠”,美国自然不乐意了。
不过,华为海思的回归自然是好事,但本质上华为并没有跳出美国划定的条条框框,依然是在美国打压下在负重前行,国产替代依然任重道远。
在“万象芯生”的振奋时期,我们也需要认清中美之间的半导体技术壁垒,中国需要的不仅是一个海思,而是千千万万个“海思”,一同发力国产化自主发展道路。
02
海思回归,对2024年中国半导体产业链有何影响?
“海思回归”对2024年中国半导体产业链的影响,将会从技术创新、政策支持、供应链稳定、市场竞争等各方面展开,本文我们主要聚焦以下两个方面:
①供应链稳定:“海思回归”将增强中国半导体供应链的稳定性。
海思业务的复苏,将会带动国内半导体企业的合作,促进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以IPC行业为例,下游方案商们对“海思回归”乐见其成:一方面供应商的选择变多了;另一方面海思能够提供更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芯片,为下游终端产品带来更多赋能。
此外,半导体产业需要保证供应链稳定性是共识,下游方案商不会只用一家芯片,防止出现供应链断裂的风险,所以“海思回归”对消费类IPC市场芯片头部厂商影响并不会很大。
②行业洗牌加剧,分化将显现。
海思回归,会加速中国半导体产业芯片设计赛道的洗牌动作,芯片高低端分化将会显现。
作为国内领先的芯片设计公司,海思的产品和服务将会与国内其他半导体企业产生竞争关系。但从侧面看,这种竞争也将会推动国内半导体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提速国产替代。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消费类市场“价格战”打得火热——源于一些新晋芯片厂商在技术与成本都没有优势,生存艰难,因此低价出货十分常见。
海思的定位,并不在低端市场,更不会去做低价值的“卷”,而是以高端技术引领市场,扩大市场规模。
此外,芯片本身就是寡头市场,“海思回归”无疑会提升消费类IPC芯片的门槛,技术壁垒会让新晋芯片厂商的生存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在优胜劣汰的法则下,“差异化打法”或将成为新晋芯片厂商的“求生门路”,中国半导体市场的繁华生态即将开启。
写在结尾
“架起几个门炮,吓唬一个国家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海思回归,这是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激励着万千科技工作者,艰苦研发,共同刻画“科技强国”的美好蓝图。
《离骚》有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国半导体产业亦应如此。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