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价值350亿美元的芯片行业"世纪联姻"刚刚闯过最后一道关卡!
中国市场监管总局在7月14日宣布,美国芯片设计软件巨头新思科技(Synopsys)收购仿真巨头安似科技(Ansys)的交易,正式获得"附条件批准"。
这意味着全球半导体行业史上规模第三大的科技并购案尘埃落定。
中国开出的条件堪称"史上最严":强制两家公司剥离核心业务,并给合并后的新巨头套上"十年紧箍咒",违者将面临重罚。
这场并购的本质是芯片设计"工具箱"的大整合。
新思科技掌握着芯片设计的底层工具EDA(电子设计自动化),全球芯片公司设计7纳米、5纳米甚至3纳米芯片,都依赖它的软件画电路图、做逻辑验证。
Ansys的强项是仿真模拟,飞机引擎的金属疲劳、汽车碰撞的冲击力、芯片发热对电路的影响,都能用它的软件在虚拟世界中提前测试。
两家合并后,芯片公司可以从"画图纸"到"模拟真实场景"全流程在一个平台完成,无需切换工具。
新思为这场合并付出了天价。
它向Ansys股东支付每股197美元现金,再加0.345股自身股票,按交易宣布时股价折算,总价高达350亿美元。
这相当于Ansys去年净利润的40多倍,比行业平均并购溢价高出近一倍。
新思看中的是Ansys每年40%的利润率,以及合并后280亿美元的潜在市场规模。
中国监管的介入源于一个冷酷现实:某些细分市场会被彻底垄断。
市场监管总局用显微镜般的技术手段,将市场拆解为光学软件、光子软件、36种EDA工具、3类芯片IP四大领域。
在光学软件市场,新思占25%-30%,Ansys占40%-45%,合并后份额飙升至65%-70%,这个数字触发了反垄断审查的"高度警戒线"。
HHI指数(衡量市场集中度的核心指标)从2527跃升至4802,增幅2274点,远超国际安全阈值。
中国开出的"解药"直击垄断心脏:必须切割关键业务。
新思被勒令出售整个光学和光子器件仿真业务,包括开发激光雷达镜头、相机模组的核心工具。
Ansys则需剥离功耗分析软件PowerArtist,这是芯片设计流程中优化电池续航的关键工具。
这些业务将被出售给独立第三方(如美国是德科技),确保市场仍有竞争者。
对中国客户的保护条款细到"令人发指"。
合并后的新公司被严令不得拒绝任何中国客户续签现有合同的要求,必须按原价、原服务条款执行。
供应特定EDA工具(如寄生分析、电源完整性分析工具)时,必须遵循"公平、合理、无歧视"三原则,禁止对中国客户加价或降级服务。
禁止捆绑销售! 客户可以只买Ansys的仿真软件,不买新思的设计工具,反之亦然。
技术生态的"围墙"被强制拆除。
新巨头必须维持现有行业标准数据格式,确保其他厂商的工具能读取其文件。
当中国客户书面要求时,必须续签与其他EDA工具的互操作性协议,保证不同软件能协同工作。
最具杀伤力的是:只要中国客户支持,就必须与第三方厂商(包括国产EDA)签订新互操作协议,相当于给国产工具开了"后门"。
这些条款有效期长达十年,且市场监管总局可随时审查执行情况。
一旦违约,企业将面临营业额10%的顶格罚款,甚至被强制拆分。
这种"行为救济"模式超越欧美,成为全球最严苛的并购约束条款。
中国审查的严格性源于EDA的特殊地位。
它是芯片产业的"母机",没有EDA就无法设计现代芯片。
当前全球70%市场被新思、楷登(Cadence)、西门子EDA三家瓜分,新思吞并Ansys后,将在系统级仿真市场形成碾压性优势。
2022年美国对华限制14纳米以下EDA工具出口,更让中国意识到"工具链自主"的生死意义。
全球监管在此案中罕见协同。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5月要求新思剥离光学业务,Ansys出售功耗工具。
欧盟1月批准交易的前提是双方切割RTL功耗分析软件。
韩国则针对性要求剥离本地重叠业务。
中国在采纳这些措施基础上,追加了客户续签权保障和互操作强制条款。
新思的并购史本身就是半部EDA行业整合史。
过去二十年,它收购了30多家技术公司:2002年买下Avanti补全芯片布局布线工具,2012年并购SpringSoft强化调试验证,2020年拿下INVECAS加强芯片IP。
Ansys是其史上最大猎物,也是打通"芯片到系统"全流程的最后一块拼图。
合并后的成本削减计划堪称冷血。
新思预计在交易完成第三年,通过裁撤重叠的行政、销售团队,每年节省4亿美元。
研发部门将合并优化,淘汰"冗余项目"。
这些举措可能导致数千人失业,资本市场为之欢呼,消息公布后两家股价应声上涨。
中国本土EDA企业面临双重冲击。
一方面,监管迫使巨头剥离业务,留下市场空隙,例如光学仿真工具市场,上海索辰等公司可能承接需求。
另一方面,合并后实体的全流程捆绑能力,仍可能架空"互操作性"条款。
7月初,国产EDA龙头华大九天宣布终止收购芯和半导体,暴露了本土技术整合的困境。
这场交易的终局印证了一个铁律:芯片战争的胜负,始于工具链的掌控。
当新思与Ansys的员工开始搬入同一栋办公楼时,全球芯片设计公司已别无选择,他们必须适应一个更庞大、更复杂、也更强势的技术供应商。
中国监管层用一纸批文传递的信号是:核心技术主权,没有谈判余地,只有底线死守。
精彩评论